摘要 | 第6-8页 |
abstract | 第8-12页 |
导言 | 第15-48页 |
一、问题的提出 | 第15-22页 |
二、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| 第22-32页 |
(一)国外研究状况 | 第23-28页 |
(二)国内研究状况 | 第28-32页 |
三、研究的意义和方法 | 第32-38页 |
四、重要概念的界定与区别 | 第38-48页 |
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对机械论的评判 | 第48-79页 |
第一节 马克思对机械论的论述 | 第49-56页 |
(一)马克思早期哲学对机械论的分析 | 第49-51页 |
(二)马克思哲学创立时期对机械论的批判 | 第51-54页 |
(三)马克思哲学成熟时期的机械论判断 | 第54-56页 |
第二节 恩格斯-列宁对机械论的批判 | 第56-68页 |
(一)自然图景立场批判机械论 | 第57-59页 |
(二)哲学世界观角度对机械论的论述 | 第59-68页 |
第三节 斯大林对机械论的批判 | 第68-71页 |
第四节 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体系对机械论的评判 | 第71-76页 |
本章小结 | 第76-79页 |
第二章 机械论思想发展历程考察 | 第79-105页 |
第一节 近代以前的机械论思想萌芽 | 第79-90页 |
(一)古希腊罗马时期的原子论 | 第79-83页 |
(二)近代机械论在中世纪的基础 | 第83-90页 |
第二节 近代机械论的发展历程 | 第90-103页 |
(一)哲学领域的发展 | 第90-94页 |
(二)科学领域的发展 | 第94-98页 |
(三)近代机械论在欧美的发展 | 第98-100页 |
(四)遭遇的质疑和批评 | 第100-103页 |
本章小结 | 第103-105页 |
第三章 近代机械论思想:机械论者文献的考察 | 第105-127页 |
第一节 伽森狄的机械论思想 | 第105-113页 |
(一)伽森狄机械论思想文献研究状况 | 第105-108页 |
(二)伽森狄的机械论思想 | 第108-113页 |
第二节 笛卡尔的机械论思想 | 第113-119页 |
(一)笛卡尔机械论思想文献研究状况 | 第113-116页 |
(二)笛卡尔的机械论思想 | 第116-119页 |
第三节 牛顿的机械论思想 | 第119-125页 |
(一)牛顿机械论思想文献研究状况 | 第120-122页 |
(二)牛顿的机械论思想 | 第122-125页 |
本章小结 | 第125-127页 |
第四章 机械论的理论性质 | 第127-153页 |
第一节 还原主义的方法论 | 第127-134页 |
(一)还原主义的传统源流 | 第128-130页 |
(二)机械论以还原主义为方法论 | 第130-133页 |
(三)还原主义对现代科学的适用性 | 第133-134页 |
第二节 科学探索的自然因果律 | 第134-141页 |
(一)古代科学的实质是探寻自然因果律 | 第134-137页 |
(二)近代机械论的实质在于发现自然因果律 | 第137-139页 |
(三)现代科学的本质依然是发现自然因果律 | 第139-141页 |
第三节 数学语言表述科学 | 第141-150页 |
(一)古代科学的表述语言 | 第141-144页 |
(二)近代科学以数学表述科学 | 第144-147页 |
(三)现代科学仍以数学表述科学 | 第147-150页 |
本章小结 | 第150-153页 |
第五章 机械论作为世界观的影响及局限 | 第153-169页 |
第一节 机械论思想的哲学效应 | 第153-158页 |
第二节 机械论思想的社会价值 | 第158-165页 |
第三节 机械论思想局限性的批判 | 第165-166页 |
本章小结 | 第166-169页 |
结语 | 第169-174页 |
一、唯物辩证法对机械论的扬弃 | 第169-170页 |
二、机械论思想实质 | 第170-171页 |
三、机械论的现实价值 | 第171-17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74-182页 |
博士阶段主要科研成果 | 第182-183页 |
后记 | 第18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