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 绪论 | 第7-11页 |
1.1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| 第7-8页 |
1.1.1 选题的背景 | 第7页 |
1.1.2 选题的意义 | 第7-8页 |
1.2 研究主要内容、方法与思路 | 第8-9页 |
1.2.1 研究主要内容 | 第8页 |
1.2.2 研究方法 | 第8-9页 |
1.2.3 研究思路 | 第9页 |
1.3 论文的难点和创新点 | 第9-11页 |
1.3.1 论文的难点 | 第9页 |
1.3.2 论文的创新点 | 第9-11页 |
2 理论及相关研究 | 第11-15页 |
2.1 战略管理理论 | 第11-12页 |
2.1.1 SWOT分析 | 第11页 |
2.1.2 对标分析 | 第11-12页 |
2.2 信托理论及相关研究 | 第12-13页 |
2.2.1 信托内涵和功能 | 第12页 |
2.2.2 信托业务转型相关研究 | 第12-13页 |
2.2.3 信托风险与监管相关研究 | 第13页 |
2.3 本章小结 | 第13-15页 |
3 KL信托公司业务转型必要性分析 | 第15-33页 |
3.1 中国信托行业发展现状 | 第15-18页 |
3.1.1 中国信托行业总体情况 | 第15-16页 |
3.1.2 行业所处资管市场环境 | 第16-17页 |
3.1.3 中国信托行业监管环境 | 第17-18页 |
3.2 KL信托公司发展现状 | 第18-25页 |
3.2.1 KL信托公司基本情况 | 第18-20页 |
3.2.2 KL信托公司经营情况 | 第20-21页 |
3.2.3 KL信托公司业务开展情况 | 第21-25页 |
3.3 KL信托公司对标分析 | 第25-30页 |
3.3.1 标杆信托公司及指标选取 | 第25-26页 |
3.3.2 发展水平分析 | 第26-27页 |
3.3.3 盈利能力分析 | 第27-29页 |
3.3.4 业务结构分析 | 第29-30页 |
3.4 KL信托公司当前业务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分析 | 第30-32页 |
3.4.1 传统业务为主,创新不够 | 第30页 |
3.4.2 收入结构脆弱,营销薄弱 | 第30-31页 |
3.4.3 缺乏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业务模式 | 第31-32页 |
3.5 本章小结 | 第32-33页 |
4 KL信托公司业务转型的战略分析与方向路径选择 | 第33-47页 |
4.1 KL信托公司业务转型的SWOT分析 | 第33-41页 |
4.1.1 优势分析 | 第33-35页 |
4.1.2 劣势分析 | 第35-36页 |
4.1.3 机会分析 | 第36-41页 |
4.1.4 威胁分析 | 第41页 |
4.2 KL信托公司业务战略转型思路 | 第41-43页 |
4.2.1 KL信托公司战略目标 | 第41-42页 |
4.2.2 KL信托公司业务转型思路 | 第42-43页 |
4.3 KL信托公司业务战略转型方向及路径 | 第43-46页 |
4.3.1 资产证券化 | 第43页 |
4.3.2 私募股权投资 | 第43-44页 |
4.3.3 家族信托 | 第44-45页 |
4.3.4 养老信托 | 第45-46页 |
4.3.5 慈善信托 | 第46页 |
4.4 本章小结 | 第46-47页 |
5 KL信托公司业务战略转型保障措施 | 第47-52页 |
5.1 改善硬件 | 第47-49页 |
5.1.1 重建组织架构 | 第47-48页 |
5.1.2 实施市场化激励机制 | 第48页 |
5.1.3 建设基于大数据的信息系统 | 第48-49页 |
5.1.4 完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 | 第49页 |
5.2 强化内功 | 第49-51页 |
5.2.1 重塑研发体系 | 第49-50页 |
5.2.2 打造学习型组织 | 第50页 |
5.2.3 持续企业文化建设 | 第50-51页 |
5.3 融融协同 | 第51页 |
5.4 本章小结 | 第51-52页 |
6 结论与展望 | 第52-54页 |
6.1 结论 | 第52-53页 |
6.2 展望 | 第53-5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4-56页 |
致谢 | 第56-57页 |
摘要 | 第57-58页 |
英文摘要 | 第5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