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6-7页 |
| Abstract | 第7-8页 |
| 前言 | 第9-11页 |
| 对象与方法 | 第11-16页 |
| 1 一般资料 | 第11-13页 |
| 1.1 资料来源 | 第11页 |
| 1.2 诊断标准 | 第11-12页 |
| 1.3 纳入标准 | 第12页 |
| 1.4 排除标准 | 第12-13页 |
| 2 研究方法 | 第13-14页 |
| 2.1 分组方法 | 第13页 |
| 2.2 治疗方法 | 第13-14页 |
| 3 观察指标 | 第14页 |
| 3.1 疗效性指标 | 第14页 |
| 4 疗效评价方法 | 第14-15页 |
| 4.1 疗效标准 | 第14-15页 |
| 5 统计学处理 | 第15-16页 |
| 5.1 数据管理 | 第15页 |
| 5.2 统计分析软件 | 第15页 |
| 5.3 统计分析方法 | 第15-16页 |
| 结果 | 第16-21页 |
| 1 纳入病例的完成情况 | 第16页 |
| 2 基本资料分析 | 第16页 |
| 3 总体疗效分析 | 第16-17页 |
| 4 疾病活动度分析 | 第17页 |
| DAS28评分结果结果,见表 3。 | 第17页 |
| 5 血沉分析 | 第17-18页 |
| 6 C-反应蛋白分析 | 第18页 |
| 7 总胆固醇分析 | 第18页 |
| 8 甘油三酯分析 | 第18-19页 |
| 9 低密度脂蛋白分析 | 第19页 |
| 10 高密度脂蛋白分析 | 第19-20页 |
| 11 安全性分析 | 第20-21页 |
| 讨论 | 第21-26页 |
| 1 祖国医学中对类风湿关节炎与动脉粥样硬化关系的认识 | 第21页 |
| 2 类风湿关节炎现状 | 第21-22页 |
| 3 类风湿关节炎并发心脑血管疾病的机制探讨 | 第22-23页 |
| 4 二者治疗相关性 | 第23-24页 |
| 5 红花的作用机制 | 第24-25页 |
| 6 感想 | 第25页 |
| 7 导师的学术思想探讨 | 第25-26页 |
| 结论 | 第26-27页 |
| 致谢 | 第27-28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28-31页 |
| 附录 | 第31-43页 |
| 附录1文献综述 | 第31-37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35-37页 |
| 附录2病例观察表 | 第37-43页 |
| 附录3在校期间论文论著和科研情况 | 第4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