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9-17页 |
1.1 立论依据 | 第9-12页 |
1.1.1 选题背景 | 第9-10页 |
1.1.2 选题意义 | 第10-12页 |
1.2 文献综述 | 第12-14页 |
1.2.1 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2-14页 |
1.2.2 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4页 |
1.3 研究内容 | 第14-15页 |
1.4 研究思路与方法 | 第15-16页 |
1.4.1 研究的基本思路 | 第15页 |
1.4.2 研究方法 | 第15-16页 |
1.5 研究创新 | 第16-17页 |
第2章 网络文学与青少年“三观”概述 | 第17-26页 |
2.1 网络文学概述 | 第17-21页 |
2.1.1 网络文学内涵 | 第17页 |
2.1.2 网络文学的主要特点 | 第17-20页 |
2.1.3 网络文学作者及读者构成分析 | 第20-21页 |
2.2 网络文学发展的原因探析及精神实质 | 第21-23页 |
2.2.1 网络文学迅速崛起的根源 | 第21-22页 |
2.2.2 网络文学精神实质的历史演变 | 第22-23页 |
2.3 当代青少年“三观”教育 | 第23-26页 |
2.3.1 世界观 | 第23-24页 |
2.3.2 人生观 | 第24页 |
2.3.3 价值观 | 第24-26页 |
第3章 网络文学作品中“三观”特征的内在呈现 | 第26-31页 |
3.1 网络文学中的世界观 | 第26-27页 |
3.1.1 网络文学世界观的或然性 | 第26页 |
3.1.2 超越现实的虚拟世界 | 第26-27页 |
3.2 网络文学中的人生观 | 第27-29页 |
3.2.1 原始的生死观 | 第27-28页 |
3.2.2 个人英雄主义的幸福观 | 第28页 |
3.2.3 利己主义的荣辱观 | 第28-29页 |
3.3 网络文学中的价值观 | 第29-31页 |
3.3.1 宗教性价值观 | 第29页 |
3.3.2 政治性价值观 | 第29-30页 |
3.3.3 社会性价值观 | 第30-31页 |
第4章 网络文学对当代青少年“三观”的影响 | 第31-34页 |
4.1 网络文学给当代青少年“三观”带来的正面影响 | 第31-32页 |
4.1.1 执着追求梦想的人生态度 | 第31-32页 |
4.1.2 家国一体的爱国情怀 | 第32页 |
4.1.3 情感的抒发与升华 | 第32页 |
4.2 网络文学对当代青少年“三观”负面影响 | 第32-34页 |
4.2.1 理想信念的弱化 | 第32-33页 |
4.2.2 贪图享受,逃避现实的自我麻醉 | 第33页 |
4.2.3 对生命的漠视 | 第33页 |
4.2.4 以自我为中心的人生态度 | 第33-34页 |
第5章 消除网络文学负面影响的对策与思路 | 第34-45页 |
5.1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思想加强网络文学底线建设 | 第35-38页 |
5.1.1 以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为思想基础 | 第35-37页 |
5.1.2 牢固树立底线意识 | 第37-38页 |
5.2 以先进文化打造“三观”教育载体 | 第38-42页 |
5.2.1 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 | 第38-40页 |
5.2.2 实施精品战略,倡导传递“正能量” | 第40-41页 |
5.2.3 与时俱进积极宣传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 | 第41-42页 |
5.3 强化管理,促进品质提升 | 第42-45页 |
5.3.1 网络文学作品分级管理策略 | 第42-43页 |
5.3.2 对网络文学创作及发表管理策略 | 第43页 |
5.3.3 限制读者的阅读权限管理策略 | 第43-45页 |
第6章 结论 | 第45-4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7-49页 |
作者简历 | 第49-50页 |
后记 | 第5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