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4-6页 |
Abstract | 第6-8页 |
导论 | 第11-21页 |
一、问题的提出 | 第11页 |
二、选题意义 | 第11-12页 |
三、文献综述 | 第12-18页 |
四、研究方法 | 第18-19页 |
五、论文结构 | 第19-21页 |
第一章 网络环境对公民通信权的影响 | 第21-51页 |
第一节 通信权的内容 | 第21-34页 |
一、通信 | 第21-23页 |
二、通信权 | 第23-34页 |
第二节 网络环境中公民通信权的变化 | 第34-46页 |
一、网络环境中通信的特点 | 第34-38页 |
二、网络环境对公民通信权实现的影响 | 第38-46页 |
第三节 网络环境中公民通信权宪法保障面临的问题 | 第46-51页 |
一、通信权的客观价值秩序功能增强 | 第46-47页 |
二、国家的责任由消极不侵犯向积极保护转变 | 第47-48页 |
三、通信秘密的保障需求较为突出 | 第48-51页 |
第二章 网络环境中公民通信权保障的基本权利功能分析 | 第51-74页 |
第一节 防御权功能 | 第53-58页 |
一、立法机关对通信权的消极义务 | 第54-55页 |
二、行政机关对通信权的消极义务 | 第55-56页 |
三、司法机关对通信权的消极义务 | 第56-58页 |
第二节 受益权功能 | 第58-63页 |
一、通信权的消极受益权能 | 第59-60页 |
二、通信权的积极受益权能 | 第60-63页 |
第三节 客观价值秩序功能 | 第63-74页 |
一、保护通信权的义务 | 第65-68页 |
二、通信权的间接第三人效力 | 第68-70页 |
三、通信权的组织和程序保障 | 第70-72页 |
四、通信权的制度性保障 | 第72-74页 |
第三章 网络环境中公民通信权宪法保障的规范分析 | 第74-106页 |
第一节 宪法中的通信权规范梳理 | 第75-79页 |
一、现行宪法的保障 | 第75-76页 |
二、通信权在现行宪法中的定位 | 第76-79页 |
第二节 我国宪法中的通信权规范演变 | 第79-81页 |
第三节 宪法通信权对普通法律的辐射 | 第81-90页 |
一、法律规范的规定 | 第81-88页 |
二、法规规章的规定 | 第88-89页 |
三、对于公民通信权的限制规定 | 第89-90页 |
第四节 通信权宪法规范的重构 | 第90-106页 |
一、通信权宪法规范的不足 | 第90-98页 |
二、通信权宪法规范的重构 | 第98-106页 |
第四章 网络环境中公民通信权宪法保障救济制度的完善 | 第106-137页 |
第一节 我国通信权宪法救济的现状 | 第107-122页 |
一、通信权宪法救济的现状 | 第107-111页 |
二、通信权宪法救济存在的问题 | 第111-122页 |
第二节 有关国家和地区的经验做法 | 第122-129页 |
一、美国通信权宪法救济 | 第122-125页 |
二、德国通信权宪法救济 | 第125-126页 |
三、法国通信权宪法救济 | 第126-128页 |
四、台湾地区通信权宪法救济 | 第128-129页 |
第三节 完善网络环境中公民通信权宪法救济的对策 | 第129-137页 |
一、借鉴有关经验做法 | 第129-130页 |
二、完善违宪审查制度 | 第130-132页 |
三、改进现有诉讼制度 | 第132-134页 |
四、成立专门监管机构 | 第134-135页 |
五、强化国际沟通协作 | 第135-13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37-141页 |
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| 第141-142页 |
致谢 | 第142-14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