论行政争议的行政调解机制
摘要 | 第5-7页 |
Abstract | 第7-8页 |
绪论 | 第11-12页 |
第一章 行政调解的概述 | 第12-24页 |
第一节 行政调解的概念 | 第12-13页 |
第二节 行政调解的特征 | 第13-15页 |
第三节 行政调解与其他行政争议解决方式 | 第15-22页 |
一、与信访制度相比 | 第17-18页 |
二、与行政复议相比 | 第18-19页 |
三、与行政诉讼相比 | 第19-20页 |
四、与行政裁决相比 | 第20-21页 |
五、和行政诉讼和解相比 | 第21-22页 |
第四节 我国行政调解存在问题 | 第22-24页 |
一、缺乏统一规范授权 | 第22页 |
二、行政调解的范围过于狭窄 | 第22-23页 |
三、行政调解缺乏基本的程序保障 | 第23页 |
四、行政调解的结果缺乏法律保障 | 第23-24页 |
第二章 我国行政调解制度的发展背景 | 第24-29页 |
第一节 行政调解制度的发展背景研究 | 第24-25页 |
一、行政调解制度的历史沿革 | 第24-25页 |
二、行政调解制度发展的现代基石 | 第25页 |
第二节 行政调解的发展分析 | 第25-26页 |
一、服务型政府理念 | 第25-26页 |
二、行政调解是大调解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| 第26页 |
第三节 行政调解制度的现状 | 第26-29页 |
一、我国行政调解制度的立法现状 | 第26-27页 |
二、行政调解的发展现状 | 第27-29页 |
第三章 行政调解制度的合理性 | 第29-33页 |
第一节 行政调解制度的法理基础 | 第29-30页 |
一、公共权力的收缩 | 第29页 |
二、行政服务理念的发展 | 第29-30页 |
三、关于“司法中心主义”的思考 | 第30页 |
第二节 行政调解的现代意义 | 第30-33页 |
一、行政调解使矛盾纠纷的解决更加高效 | 第30页 |
二、行政调解有利于促进服务型政府的构建 | 第30-31页 |
三、行政调解有利于彻底解决纠纷 | 第31页 |
四、行政调解有利于缓解诉讼的压力 | 第31-32页 |
五、行政调解有利于寻求纠纷双方当事人权益最大化 | 第32页 |
六、行政调解可以帮助行政主体实现“自我纠错” | 第32-33页 |
第四章 行政调解制度的完善 | 第33-42页 |
第一节 域外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 | 第33-35页 |
一、美国ADR机制的主要模式 | 第33-34页 |
二、日本ADR机制 | 第34-35页 |
三、ADR模式对我国调解制度的启示 | 第35页 |
第二节 行政调解制度完善和建议 | 第35-40页 |
一、制定统一的行政调解法律、法规或规章 | 第35-36页 |
二、适当扩大行政调解的范围 | 第36-38页 |
三、行政调解制度和组织的整合 | 第38-39页 |
四、明确行政调解的效力 | 第39-40页 |
第三节 行政调解的适用限制 | 第40-42页 |
结语 | 第42-4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3-44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| 第44-45页 |
致谢 | 第45-46页 |
附件 | 第4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