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6-7页 |
Abstract | 第7-8页 |
符号表 | 第13-14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4-20页 |
1.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| 第14-15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5-18页 |
1.2.1 裂纹数值模拟研究 | 第15-17页 |
1.2.2 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疲劳裂纹研究 | 第17-18页 |
1.3 主要研究内容 | 第18-20页 |
第2章 疲劳裂纹数值模拟原理及方法 | 第20-34页 |
2.1 引言 | 第20页 |
2.2 线弹性断裂力学原理 | 第20-24页 |
2.3 相互作用积分原理 | 第24-30页 |
2.3.1 二维相互作用积分 | 第24-27页 |
2.3.2 三维相互作用积分 | 第27-30页 |
2.4 裂纹扩展过程的数值模拟方法 | 第30-33页 |
2.5 本章小结 | 第33-34页 |
第3章 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疲劳裂纹扩展数值模拟 | 第34-46页 |
3.1 引言 | 第34页 |
3.2 裂纹形态三维近似方法 | 第34-35页 |
3.3 有限体半椭圆形表面裂纹应力强度因子数值计算及检验 | 第35-37页 |
3.4 正交异性钢桥面板节段模型疲劳裂纹扩展模拟及寿命评估 | 第37-42页 |
3.5 顶板厚度和U肋形式对疲劳裂纹扩展的影响 | 第42-45页 |
3.6 本章小结 | 第45-46页 |
第4章 顶板与纵肋连接焊缝疲劳裂纹扩展规律研究 | 第46-56页 |
4.1 引言 | 第46页 |
4.2 裂纹纵向位置对裂纹扩展的影响 | 第46-47页 |
4.3 初始裂纹形状对裂纹扩展的影响 | 第47-51页 |
4.3.1 初始裂纹形状对扩展速率和疲劳寿命的影响 | 第47-49页 |
4.3.2 裂纹扩展过程中的形状变化 | 第49-51页 |
4.4 关注点应力强度因子幅值规律 | 第51-55页 |
4.4.1 裂纹最深点应力强度因子幅值下降现象 | 第51-54页 |
4.4.2 关注点应力强度因子幅值与裂纹形状的关系 | 第54-55页 |
4.5 本章小结 | 第55-56页 |
第5章 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疲劳裂纹数值模拟建议 | 第56-64页 |
5.1 引言 | 第56页 |
5.2 疲劳裂纹扩展参数及扩展速率公式的选用 | 第56-57页 |
5.3 数值模拟模型尺寸规模的选取 | 第57-59页 |
5.4 隔板与纵肋连接焊缝疲劳裂纹扩展数值模拟方法 | 第59-62页 |
5.5 本章小结 | 第62-64页 |
结论与展望 | 第64-66页 |
致谢 | 第66-6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7-74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| 第7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