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第一章 前言 | 第9-19页 |
1.1 CO_2的捕获技术 | 第10-11页 |
1.1.1 溶剂吸收法 | 第10页 |
1.1.2 膜分离法 | 第10-11页 |
1.1.3 吸附法 | 第11页 |
1.2 金属有机框架材料 | 第11-18页 |
1.2.1 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的分类 | 第12-14页 |
1.2.2 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的特点 | 第14-16页 |
1.2.3 MOFs材料的应用 | 第16-18页 |
1.3 论文的立论依据及和设计思路 | 第18-19页 |
第二章 MOFs材料的制备及表征 | 第19-46页 |
2.1 配体的合成 | 第19-27页 |
2.1.1 配体2,3,5,6-四(4-羧基苯基)吡嗪(H4TCPP)的合成 | 第19-20页 |
2.1.2 配体2,3,5,6-四(3,5-二羧基苯基)吡嗪(H8TOCP)的合成 | 第20-22页 |
2.1.3 4,4'-(1,5-二乙氧基-2,6-萘二基)双苯甲酸(H2DCEPN)的合成 | 第22-24页 |
2.1.4 4,4'-(1,5-二甲氧基-2,6-萘二基)双苯甲酸(H2DCMPN)的合成 | 第24-25页 |
2.1.5 9-[1-(3,5-二羧基苯基)-1,2,3-三唑4基]-苯基-[1-(3,5-二羧苯基)-3,6-二-1,2,3-三唑4基]咔唑(H_6STCP)的合成 | 第25-27页 |
2.2 MOFs的合成 | 第27-28页 |
2.2.1 Co_8(TCPP)_4(BPY)_4·xDMF的合成 | 第27-28页 |
2.2.2 Ni_3(OH)_2(H_2TCPP)_2(BPY)·xDMF的合成 | 第28页 |
2.2.3 Ni_4(TCPP)_2(BPY)_4?8H_2O的合成 | 第28页 |
2.2.4 [Ni(DCEPN)(BPY)(H_2O)_2]·2DMF的合成 | 第28页 |
2.3 MOFs的晶体结构与表征 | 第28-46页 |
2.3.1 Co_8(TCPP)_4(BPY)_4·xDMF的晶体结构与表征 | 第29-34页 |
2.3.2 Ni_3(OH)_2(H_2TCPP)_2(BPY)·xDMF的晶体结构与表征 | 第34-38页 |
2.3.3 Ni_4(TCPP)_2(BPY)_4?8H_2O的晶体结构与表征 | 第38-42页 |
2.3.4 [Ni(DCEPN)(BPY)?2H_2O]?2DMF的晶体结构与表征 | 第42-46页 |
第三章 已合成MOFs的CO_2/N_2吸附与分离 | 第46-64页 |
3.1 Co_8(TCPP)_4(BPY)_4·x DMF的CO_2/N_2吸附与分离 | 第47-52页 |
3.1.1 Co_8(TCPP)_4(BPY)_4·xDMF的CO_2分离性能 | 第49-51页 |
3.1.2 Co_8(TCPP)_4(BPY)_4·xDMF的吸附热 | 第51-52页 |
3.2 Ni3(OH)_2(H_2TCPP)_2(BPY)·xDMF和Ni_4(TCPP)_2(BPY)_4?8H_2O的CO2/N2吸附与分离 | 第52-60页 |
3.2.1 Ni_3(OH)_2(H_2TCPP)_2(BPY)·xDMF和Ni_4(TCPP)_2(BPY)4?8H_2O的CO_2分离性能 | 第55-58页 |
3.2.2 Ni_3(OH)_2(H_2TCPP)_2(BPY)·xDMF和Ni_4(TCPP)_2(BPY)_4?8H_2O的吸附热 | 第58-60页 |
3.3 [Ni(DCEPN)(BPY)·2H_2O]·2DMF的CO_2/N_2吸附与分离 | 第60-64页 |
3.3.1 [Ni(DCEPN)(BPY)·2H_2O]·2DMF的CO_2分离性能 | 第61-63页 |
3.3.2 [Ni(DCEPN)(BPY)·2H_2O]·2DMF的吸附热 | 第63-64页 |
第四章 结论 | 第64-6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5-69页 |
附图 | 第69-79页 |
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79-80页 |
致谢 | 第8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