永城经开区温室气体和大气污染物减排潜力研究
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1 绪论 | 第9-16页 |
1.1 研究背景及意义 | 第9-10页 |
1.1.1 研究背景 | 第9-10页 |
1.1.2 研究意义 | 第10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进展 | 第10-14页 |
1.2.1 温室气体减排研究进展 | 第10-12页 |
1.2.2 大气污染物排放估算 | 第12-14页 |
1.3 研究内容 | 第14页 |
1.4 研究技术路线 | 第14-15页 |
1.5 创新点 | 第15-16页 |
2 永城经开区发展现状调查分析 | 第16-22页 |
2.1 永城经开区基本情况 | 第16-17页 |
2.2 永城经开区的产业基础和经济发展状况 | 第17-18页 |
2.3 永城经开区基础设施现状 | 第18页 |
2.4 永城经开区能源资源消耗情况 | 第18-22页 |
2.4.1 永城经开区能源结构现状 | 第18-20页 |
2.4.2 永城经开区热源现状 | 第20-22页 |
3 永城经开区温室气体及大气污染物清单核算 | 第22-31页 |
3.1 永城经开区温室气体清单核算 | 第22-27页 |
3.1.1 核算范围 | 第22-23页 |
3.1.2 能源消耗产生的温室气体 | 第23-24页 |
3.1.3 工业过程产生的温室气体 | 第24-26页 |
3.1.4 永城经开区温室气体排放结果分析 | 第26-27页 |
3.2 永城经开区大气污染物清单核算 | 第27-30页 |
3.2.1 大气污染物清单核算方法 | 第27-28页 |
3.2.2 大气污染物清单排放因子的确定 | 第28-29页 |
3.2.3 大气污染物排放清单分析 | 第29-30页 |
3.3 本章小结 | 第30-31页 |
4 永城经开区大气污染物及温室气体减排潜力评估 | 第31-47页 |
4.1 工业余热回收 | 第31-35页 |
4.1.1 热源潜力计算方法 | 第31页 |
4.1.2 热负荷现状调查分析 | 第31-32页 |
4.1.3 余热回收利用优化情景 | 第32-34页 |
4.1.4 余热回收利用优化减排潜力结果分析 | 第34-35页 |
4.2 可再生能源利用 | 第35-39页 |
4.2.1 可再生资源现状调查分析 | 第35-36页 |
4.2.2 永城经开可再生能源利用优化情景 | 第36-38页 |
4.2.3 减排潜力结果分析 | 第38-39页 |
4.3 能效技术提高 | 第39-43页 |
4.3.1 评估方法 | 第39-40页 |
4.3.2 能效提高的碳减排潜力评估 | 第40-42页 |
4.3.3 减排潜力评估结果分析 | 第42-43页 |
4.4 综合情景评估结果分析 | 第43-45页 |
4.5 敏感性分析 | 第45-46页 |
4.6 本章小结 | 第46-47页 |
5 结论与展望 | 第47-49页 |
5.1 结论 | 第47页 |
5.2 展望 | 第47-4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9-55页 |
个人简历、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研究成果 | 第55-56页 |
致谢 | 第5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