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目录 | 第6-9页 |
1 绪论 | 第9-16页 |
·研究背景 | 第9-11页 |
·理论背景 | 第9-10页 |
·实践背景 | 第10-11页 |
·研究意义 | 第11页 |
·理论意义 | 第11页 |
·现实意义 | 第11页 |
·研究方法与本文的创新之处 | 第11-13页 |
·研究方法 | 第12页 |
·本文的创新之处 | 第12-13页 |
·相关概念界定 | 第13-14页 |
·民营上市公司 | 第13页 |
·非效率投资行为 | 第13页 |
·过度投资 | 第13页 |
·投资不足 | 第13页 |
·资产替代 | 第13页 |
·投资机会 | 第13-14页 |
·债务融资结构 | 第14页 |
·本文的结构安排 | 第14-16页 |
2 文献综述 | 第16-27页 |
·国外研究文献回顾 | 第16-21页 |
·国外学者的理论研究 | 第16-19页 |
·国外的实证研究 | 第19-21页 |
·国内研究文献的回顾 | 第21-25页 |
·国内学者的相关理论研究 | 第21-22页 |
·国内学者的实证研究 | 第22-25页 |
·国内外研究文献的评述及研究问题的提出 | 第25-27页 |
·对国外研究的评述 | 第25页 |
·对国内研究的评述 | 第25-26页 |
·研究问题的提出 | 第26-27页 |
3 中国民营上市公司债务融资状况分析及研究假设的提出 | 第27-41页 |
·中国民营企业的发展过程和现状 | 第27-29页 |
·中国民营企业发展的客观必然性 | 第27页 |
·中国民营企业的发展过程、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| 第27-29页 |
·中国民营上市公司的发展过程和总体特点 | 第29-31页 |
·中国民营企业上市的动因 | 第29页 |
·中国民营上市公司的发展过程 | 第29-31页 |
·中国民营上市公司的特征 | 第31页 |
·中国民营上市公司债务融资结构现状分析 | 第31-38页 |
·中国民营上市公司债务融资整体状况分析 | 第33-34页 |
·中国民营上市公司债务期限结构分析 | 第34-37页 |
·中国民营上市公司债务来源结构分析 | 第37-38页 |
·理论推演和研究假设 | 第38-41页 |
4 债务融资对非效率投资影响作用的实证研究 | 第41-52页 |
·研究设计 | 第41-44页 |
·实证研究的思路 | 第41页 |
·样本选取和数据来源 | 第41页 |
·模型的构建和变量的度量 | 第41-44页 |
·描述性统计和相关性分析 | 第44-48页 |
·主要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| 第44-45页 |
·组间比较 | 第45-47页 |
·相关性分析 | 第47-48页 |
·回归分析 | 第48-52页 |
·划分过度投资样本组和投资不足样本组的计量模型回归分析 | 第48页 |
·总体债务、债务期限结构、债务来源结构与过度投资的回归分析 | 第48-50页 |
·总体债务、债务期限结构、债务来源结构与投资不足的回归分析 | 第50-52页 |
5 研究结论 | 第52-53页 |
6 研究结论的比较和建议 | 第53-58页 |
·与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的研究结论比较 | 第53页 |
·债务总体的比较 | 第53页 |
·债务期限结构的比较 | 第53页 |
·债务来源结构的比较 | 第53页 |
·差异产生的原因 | 第53-54页 |
·银行与两种类型的企业关系不同 | 第53-54页 |
·政府对待两种类型企业的态度不同 | 第54页 |
·债务期限结构在两种类型的企业不同 | 第54页 |
·政策性建议 | 第54-5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8-61页 |
附录 | 第61-62页 |
后记 | 第6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