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农业科学论文--植物保护论文--各种防治方法论文--生物防治论文

产酶溶杆菌中与全局性调控因子Clp蛋白互作的转录因子的鉴定与功能研究

摘要第6-8页
ABSTRACT第8-9页
文献综述第10-24页
    1 产酶溶杆菌的分类及生物学特征第10-11页
    2 产酶溶杆菌的生防机理第11-16页
        2.1 胞外水解酶第12页
        2.2 次级代谢产物第12-16页
    3 Ⅳ型菌毛第16-17页
    4 全局性调控因子Clp的研究进展第17-19页
        4.1 Clp的研究概况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4.2 产酶溶杆菌中Clp的研究进展第18-19页
    5 研究蛋白质之间相互作用的方法第19-21页
        5.1 细菌双杂交系统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5.2 GST pul-down技术第20-21页
    6 LysR家族转录因子的基本特征第21页
    7 本文的研究目的及意义第21-24页
研究内容第24-72页
    第一章 产酶溶杆菌中与Clp蛋白互作的转录因子的筛选与功能研究第26-54页
        1 试验材料第27-34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1 供试菌株和质粒第27-29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2 引物设计第29-32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3 培养基、培养条件及菌种保存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4 试剂及溶液配制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5 酶、抗生素、试剂盒及化学试剂第34页
        2 试验方法第34-43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1 DNA操作方法及体系第34-36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2 连接产物热转化大肠杆菌DH5α第36-37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3 质粒提取与酶切验证第37-38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4 产酶溶杆菌OH11转录因子pTRG文库构建第38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5 细菌双杂交系统筛选第38-39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6 产酶溶杆菌OH11电转感受态细胞的制备及突变体筛选第39-40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7 HSAF的提取及HPLC检测第40-41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8 病原菌拮抗活性测定第41-42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9 菌体表面活动能力观察第42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10 胞外酶检测第42-43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11 菌体沉降性观察第43页
        3 结果分析第43-52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1 L.enzymogenes OH11中转录因子的生物信息学预测第43-44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2 转录因子pTRG文库的构建第44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3 细菌双杂交系统筛选与Clp蛋白互作的转录因子第44-46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4 获得14个转录因子的缺失突变体第46-48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5 14个转录因子中△LelysR影响HSAF的产量第48-49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6 14个转录因子中△LelysR对病原真菌卵菌的拮抗活性明显下降第49-50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7 14个转录因子不参与调控TM的形成第50-51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8 14个转录因子不影响主要胞外酶的生物合成第51-52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9 14个转录因子不影响菌体沉降性第52页
        4 讨论第52-54页
    第二章 LysR_(Le)调控HSAF生物合成的机制及其与Clp蛋白互作的生物学意义研究第54-72页
        1 试验材料第54-56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1 供试菌株和质粒第54-55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2 引物设计第55-56页
        2 试验方法第56-64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1 DNA操作方法及体系第56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2 连接产物热转化大肠杆菌DH5α第56-57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3 质粒提取与酶切验证第57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4 产酶溶杆菌OH11电转感受态细胞的制备及突变体筛选第57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5 细菌单杂交实验第57-58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6 LysRu蛋白表达及纯化第58-60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7 琼脂糖凝胶阻滞实验(EMSA)第60-61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8 GST pul-down实验第61-62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9 实时荧光定量PCR第62-64页
        3 结果分析第64-69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1 LysR_(Le)蛋白原核表达载体的验证第64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2 LysR_(Le)蛋白原核表达第64-65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3 LysR_(Le)蛋白的定量和Western杂交验证第65-66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4 LysR_(Le)通过直接结合在pks/nrps基因的启动子区来调控HSAF的生物合成第66-67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5 GST pull-down实验证明LysR_(Le)与Clp蛋白互作第67-68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6 LysR_(Le)与Clp相互作用协同调控HSAF的生物合成第68-69页
        4 讨论第69-72页
全文总结与展望第72-74页
本论文创新点第74-76页
参考文献第76-80页
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第80-82页
致谢第82页

论文共82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产酶溶杆菌中ChpA与PilZ蛋白的鉴定及其调控菌体运动性的机制研究
下一篇:水稻田除草剂双唑草腈应用技术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