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政治、法律论文--法律论文--中国法律论文--刑法论文--分则论文

论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

摘要第2-4页
abstract第4-6页
导言第9-15页
    一、问题的提出第9页
    二、研究价值及意义第9-10页
    三、文献综述第10-13页
    四、主要研究方法第13页
    五、论文结构第13-14页
    六、论文主要创新及不足第14-15页
第一章 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的立法考察第15-20页
    第一节 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的入罪背景第15-16页
    第二节 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的罪名规定第16-20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的客观方面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的主体第17-19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的主观方面第19-20页
第二章 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的刑事责任模式第20-32页
    第一节 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行为的刑事责任第20-24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行为刑事责任的立法沿革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刑事责任模式的选择第21-24页
    第二节 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行为入罪的理论选择第24-32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传统共犯理论的局限性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帮助犯的量刑规则论之否定第26-28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帮助行为正犯化的选择第28-32页
第三章 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的构成要件厘清第32-42页
    第一节 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的客观归责依据第32-35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因果关系的判断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正当业务抗辩第34-35页
    第二节 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的主观归责依据第35-42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“明知”的理解与认定第35-39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“明知”的刑事推定及限度第39-42页
第四章 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的司法适用逻辑第42-46页
    第一节 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司法适用的差异化第42-44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不涉及时效的罪名选择第42-43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涉及时效的罪名选择第43-44页
    第二节 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司法适用的廓清第44-46页
结语第46-47页
参考文献第47-52页
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52-53页
后记第53-54页

论文共54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对有影响力的人行贿罪研究
下一篇:我国刑法重刑倾向的价值评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