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6-8页 |
Abstract | 第8-10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6-31页 |
1.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| 第16-18页 |
1.1.1 课题的来源 | 第16页 |
1.1.2 研究背景及意义 | 第16-18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8-29页 |
1.2.1 受基础激励旋转叶片碰摩研究现状 | 第18-20页 |
1.2.2 失谐叶盘系统及非线性干摩擦研究现状 | 第20-21页 |
1.2.3 组合优化与二次分配问题求解研究研究 | 第21-24页 |
1.2.4 智能优化算法与失谐叶片排序优化研究现状 | 第24-26页 |
1.2.5 盘片轴一体化结构动力特性研究现状 | 第26-28页 |
1.2.6 盘片轴一体化系统结构优化研究现状 | 第28-29页 |
1.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| 第29-31页 |
第2章 受基础激励旋转薄板碰摩动力学特性研究 | 第31-55页 |
2.1 受基础激励小挠度薄板碰摩解析法研究 | 第31-44页 |
2.1.1 碰摩小挠度薄板建模 | 第31-34页 |
2.1.2 受基础激励小挠度板碰摩解析解 | 第34-39页 |
2.1.3 计算结果分析 | 第39-44页 |
2.2 受基础激励大挠度板碰摩非线性特性研究 | 第44-53页 |
2.2.1 碰摩大挠度薄板建模 | 第44-50页 |
2.2.2 受基础激励大挠度板碰摩非线性特性分析 | 第50-53页 |
2.3 本章小结 | 第53-55页 |
第3章 失谐叶盘系统动力学特性与减振优化研究 | 第55-76页 |
3.1 集中参数叶盘系统建模 | 第55-57页 |
3.2 失谐叶盘系统振动特性研究 | 第57-63页 |
3.2.1 失谐模态分析 | 第58-61页 |
3.2.2 失谐响应分析 | 第61-63页 |
3.3 失谐叶片排序优化研究 | 第63-67页 |
3.3.1 叶片排序对失谐振动响应的影响 | 第63-64页 |
3.3.2 禁忌遗传猫群算法建立 | 第64-66页 |
3.3.3 优化结果分析 | 第66-67页 |
3.4 含约束失谐叶片排序优化研究 | 第67-70页 |
3.4.1 考虑错频约束自适应禁忌遗传猫群算法建立 | 第67-68页 |
3.4.2 考虑隔离带约束多岛禁忌遗传猫群算法建立 | 第68-69页 |
3.4.3 优化结果分析 | 第69-70页 |
3.5 基于有限元法优化验证 | 第70-75页 |
3.5.1 叶盘系统有限元动力学分析 | 第70-71页 |
3.5.2 失谐参数识别 | 第71-73页 |
3.5.3 优化验证分析 | 第73-75页 |
3.6 本章小结 | 第75-76页 |
第4章 基于CUDA非线性阻尼影响下失谐叶盘排序优化研究 | 第76-92页 |
4.1 考虑摩擦阻尼叶盘系统振动特性分析 | 第76-81页 |
4.1.1 非线性摩擦阻尼模型 | 第76-78页 |
4.1.2 考虑摩擦阻尼叶盘系统建模 | 第78-80页 |
4.1.3 摩擦阻尼影响下叶盘系统振动响应分析 | 第80-81页 |
4.2 基于CUDA失谐叶片排序优化研究 | 第81-91页 |
4.2.1 复杂并行计算集成框架设计 | 第81-83页 |
4.2.2 失谐排序问题中矩阵运算性能优化 | 第83-84页 |
4.2.3 基于CUDA多种群并行禁忌遗传猫群算法建立 | 第84-86页 |
4.2.4 算法性能分析 | 第86-89页 |
4.2.5 优化结果分析 | 第89-91页 |
4.3 本章小结 | 第91-92页 |
第5章 盘片轴一体化结构动力学特性及疲劳寿命研究 | 第92-113页 |
5.1 盘片轴一体化结构动力学特性研究 | 第92-100页 |
5.1.1 盘片轴一体化结构建模 | 第92-94页 |
5.1.2 子结构模态综合分析方法 | 第94-97页 |
5.1.3 盘片轴一体化结构模态分析 | 第97-99页 |
5.1.4 盘片轴一体化结构响应分析 | 第99-100页 |
5.2 叶片展弦比对整体叶盘系统动力学特性影响 | 第100-105页 |
5.2.1 不同展弦比整体叶盘设计与建模 | 第100-101页 |
5.2.2 展弦比对整体叶盘频率影响 | 第101-104页 |
5.2.3 展弦比对整体叶盘响应影响 | 第104-105页 |
5.3 盘片轴一体化结构疲劳寿命预测方法研究 | 第105-112页 |
5.3.1 应力-应变分析 | 第105-109页 |
5.3.2 疲劳寿命预测 | 第109-112页 |
5.4 本章小结 | 第112-113页 |
第6章 盘片轴一体化系统结构优化设计方法研究 | 第113-140页 |
6.1 结构优化理论 | 第113-118页 |
6.1.1 优化驱动设计 | 第113-114页 |
6.1.2 结构优化原理 | 第114-115页 |
6.1.3 结构优化流程 | 第115-117页 |
6.1.4 寻优功能优化 | 第117-118页 |
6.2 盘片轴一体化结构拓扑优化分析 | 第118-127页 |
6.2.1 一级轮盘拓扑优化分析 | 第119-125页 |
6.2.2 不同级轮盘拓扑优化比较 | 第125-126页 |
6.2.3 轮盘拓扑优化载荷影响 | 第126-127页 |
6.3 盘片轴一体化结构形状优化分析 | 第127-131页 |
6.3.1 二级轮盘形状优化分析 | 第127-129页 |
6.3.2 不同级轮盘形状优化比较 | 第129-130页 |
6.3.3 轮盘形状优化载荷影响 | 第130-131页 |
6.4 盘片轴一体化结构形貌优化分析 | 第131-135页 |
6.4.1 一级单个叶片形貌优化分析 | 第132-133页 |
6.4.2 不同级叶片形貌优化比较 | 第133-134页 |
6.4.3 叶片形貌优化载荷影响 | 第134-135页 |
6.5 盘片轴一体化结构尺寸优化分析 | 第135-139页 |
6.5.1 一级鼓筒轴尺寸优化分析 | 第136-137页 |
6.5.2 不同级鼓筒轴尺寸优化比较 | 第137-138页 |
6.5.3 鼓筒轴尺寸优化载荷影响 | 第138-139页 |
6.6 本章小结 | 第139-140页 |
第7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140-144页 |
7.1 论文工作总结 | 第140-142页 |
7.2 论文创新点 | 第142-143页 |
7.3 研究展望 | 第143-14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44-158页 |
致谢 | 第158-159页 |
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 | 第159-161页 |
个人简介 | 第16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