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6-7页 |
Abstract | 第7-9页 |
1.前言 | 第10-16页 |
1.1 选题依据 | 第10-11页 |
1.2 研究目的、意义 | 第11-12页 |
1.2.1 研究目的 | 第11页 |
1.2.2 研究意义 | 第11-12页 |
1.3 研究任务 | 第12页 |
1.4 文献综述 | 第12-16页 |
1.4.1 概念界定 | 第12页 |
1.4.2 政策背景 | 第12-14页 |
1.4.3 国内相关研究 | 第14-15页 |
1.4.4 国外相关研究 | 第15-16页 |
2.研究对象与方法 | 第16-19页 |
2.1 研究对象 | 第16页 |
2.2 研究方法 | 第16-19页 |
2.2.1 文献资料法 | 第16页 |
2.2.2 访谈法 | 第16-17页 |
2.2.3 问卷调查法 | 第17-19页 |
2.2.4 实地观察法 | 第19页 |
2.2.5 数理统计法 | 第19页 |
2.2.6 逻辑分析法 | 第19页 |
3.研究结果与讨论 | 第19-47页 |
3.1 对“课后一小时”体育活动相关指导文件的分析 | 第19-22页 |
3.1.1 对要求、时间、内容、师资的分析 | 第20-21页 |
3.1.2 对统筹管理、督导检查的分析 | 第21-22页 |
3.1.3 对安全保障、活动经费的分析 | 第22页 |
3.2 北航附小“课后一小时”体育活动基本情况的调查分析 | 第22-29页 |
3.2.1 “课后一小时”体育活动的组织管理 | 第22-23页 |
3.2.2 “课后一小时”体育活动的场地设施 | 第23-24页 |
3.2.3 “课后一小时”体育活动的器材配备 | 第24-25页 |
3.2.4 “课后一小时”体育活动的安全情况 | 第25页 |
3.2.5 “课后一小时”体育活动的开展组织形式 | 第25-26页 |
3.2.6 “课后一小时”体育活动的开展项目 | 第26-27页 |
3.2.7 “课后一小时”体育活动在特殊天气下的安排 | 第27-28页 |
3.2.8 “课后一小时”体育活动中学校参与监督情况 | 第28-29页 |
3.3 北航附小“课后一小时”体育活动任课教师参与情况的分析 | 第29-35页 |
3.3.1 任课教师的基本情况 | 第29-31页 |
3.3.2 任课教师的授课频率与时间 | 第31-32页 |
3.3.3 任课教师的备课情况 | 第32页 |
3.3.4 任课教师的专项与学习培训情况 | 第32-33页 |
3.3.5 教学内容的制定和教学方法的选择 | 第33-35页 |
3.4 北航附小“课后一小时”体育活动学生参与情况的分析 | 第35-42页 |
3.4.1 学生的了解情况和喜欢程度 | 第35-36页 |
3.4.2 学生的参与频率和时间 | 第36-37页 |
3.4.3 学生的参与项目 | 第37-38页 |
3.4.4 学生参与的原因 | 第38-39页 |
3.4.5 学生的运动负荷 | 第39-40页 |
3.4.6 学生对任课教师的满意度 | 第40-41页 |
3.4.7 学生对增加开班数的意愿调查 | 第41-42页 |
3.5 开展中存在的问题 | 第42-43页 |
3.5.1 学校重视度有待提高,宣传不深入,经费投入不足 | 第42页 |
3.5.2 体育活动受天气影响较大,受场地和器材的制约 | 第42-43页 |
3.5.3 校内教师工作增多,任课教师教学能力待提升 | 第43页 |
3.5.4 活动时间较短,创新性项目开设少,学生运动量较大 | 第43页 |
3.6 持续开展的对策 | 第43-46页 |
3.6.1 提高重视程度和经费使用效益,加大宣传力度和经验交流 | 第43-44页 |
3.6.2 充分开发、科学高效利用场地器材,安装空气净化器 | 第44-45页 |
3.6.3 发挥校内教师优势,严格任课教师聘用与工作规范 | 第45页 |
3.6.4 以学生兴趣为导向,优化活动项目,重视安全问题 | 第45-46页 |
3.6.5 选择恰当的教育内容和方法,设置适宜的运动负荷 | 第46页 |
3.7 北航附小“课后一小时”体育活动可供借鉴之处 | 第46-47页 |
4.结论与建议 | 第47-49页 |
4.1 结论 | 第47页 |
4.2 建议 | 第47-4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9-52页 |
致谢 | 第52-53页 |
附件一 | 第53-54页 |
附件二 | 第54-57页 |
附件三 | 第57-60页 |
附件四 | 第6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