博士生自认为的论文创新点 | 第5-11页 |
中文摘要 | 第11-12页 |
Abstract | 第12-13页 |
导论 | 第14-26页 |
一、论文缘起 | 第14-17页 |
(一) 基于对中国共产党政党历史的考察 | 第14-15页 |
(二) 基于对中国共产党政党本质的认识 | 第15-16页 |
(三) 基于对中国共产党应对挑战的关切 | 第16-17页 |
二、理论界相关问题研究综述 | 第17-23页 |
(一) 研究问题界定 | 第17页 |
(二) 研究发展脉络 | 第17-22页 |
(三) 研究现状评析 | 第22-23页 |
三、本文的研究思路、方法、重点、难点和创新 | 第23-26页 |
(一) 研究思路 | 第23-24页 |
(二) 研究方法 | 第24页 |
(三) 研究重点、难点和创新 | 第24-26页 |
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为民思想的理论溯源 | 第26-52页 |
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为民思想的理论渊源 | 第26-37页 |
一、中国古代民本思想 | 第26-32页 |
二、中国近代资产阶级政党的民权思想 | 第32-37页 |
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为民思想的理论基础 | 第37-43页 |
一、马克思、恩格斯关于无产阶级政党的学说 | 第37-40页 |
二、列宁、斯大林关于无产阶级政党建设的理论 | 第40-43页 |
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为民思想的其它理论资源 | 第43-52页 |
一、对西方人本主义思想、“主权在民”思想的批判吸收 | 第43-46页 |
二、对其他政党执政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 | 第46-52页 |
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为民思想的历史发展 | 第52-89页 |
第一节 民族民主革命条件下中国共产党为民思想的提出和阐发(1921-1949年) | 第52-66页 |
一、建立一个为无产阶级之利益而奋斗的政党 | 第52-56页 |
二、争取中华民族之独立自由与解放 | 第56-57页 |
三、真心实意地为群众谋利益 | 第57-59页 |
四、从群众中来,到群众中去,一切为了人民群众,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 | 第59-62页 |
五、建立人民自己的政权 | 第62-66页 |
第二节 全面执政条件下中国共产党为民思想的丰富和发展(1949-2012年) | 第66-80页 |
一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| 第66-70页 |
二、把人民拥护不拥护、赞成不赞成、高兴不高兴、答应不答应作为制定方针政策和作出决断的出发点和归宿 | 第70-73页 |
三、执政为民,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| 第73-76页 |
四、以人为本,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| 第76-80页 |
第三节 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共产党为民思想的进一步深化(2012年至今) | 第80-89页 |
一、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| 第80-82页 |
二、党要管党、从严治党,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| 第82-84页 |
三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新理念及实践新目标 | 第84-89页 |
第三章 中国共产党为民思想的基本内涵 | 第89-117页 |
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为民思想的几个基本范畴 | 第89-102页 |
一、作为价值主体的人民 | 第89-92页 |
二、作为行为主体的政党 | 第92-96页 |
三、中国共产党对于党群关系的解读 | 第96-102页 |
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为民思想的基本内涵 | 第102-117页 |
一、以人民为中心,一切为了人民 | 第102-104页 |
二、尊重人民的意愿、主体地位和创造精神 | 第104-106页 |
三、保证人民当家作主、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 | 第106-108页 |
四、实现、维护和发展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| 第108-110页 |
五、以人为本,实现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| 第110-113页 |
六、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,携手共创人类更加美好的未来 | 第113-117页 |
第四章 中国共产党关于怎样实现为民的思想 | 第117-155页 |
第一节 牢固树立为民的意识,解决认识问题 | 第117-122页 |
一、加强党员的理想信念和群众观教育 | 第117-119页 |
二、正确看待和行使人民赋予的权力 | 第119-121页 |
三、不断提高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 | 第121-122页 |
第二节 锤炼提升为民的本领,解决能力问题 | 第122-128页 |
一、革命战争时期为民斗争的能力 | 第123-125页 |
二、和平建设时期为民执政的能力 | 第125-128页 |
第三节 创造运用科学的方法,解决路径问题 | 第128-138页 |
一、深入基层调查研究 | 第128-130页 |
二、制定、贯彻为民的路线方针政策 | 第130-131页 |
三、启发教育、示范引导、总结推广 | 第131-133页 |
四、协调好各种利益关系 | 第133-135页 |
五、解决好人民内部矛盾 | 第135-138页 |
第四节 始终保持优良的作风,解决公信力问题 | 第138-145页 |
一、理论联系实际,求真务实 | 第138-139页 |
二、密切联系群众,决不脱离多数群众 | 第139-141页 |
三、批评与自我批评,治病救人 | 第141-143页 |
四、谦虚谨慎,不骄不躁,艰苦奋斗,厉行节约 | 第143-145页 |
第五节 充分发挥制度的力量,解决体制机制问题 | 第145-150页 |
一、完善党的领导制度和党内制度 | 第145-146页 |
二、完善根本政治制度和基本政治制度 | 第146-147页 |
三、完善干部选拔任用和管理机制 | 第147-148页 |
四、健全群众工作制度和维护群众权益机制 | 第148-149页 |
五、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 | 第149-150页 |
第六节 把是否为民作为评判干部和工作的标准,解决价值取向问题 | 第150-155页 |
一、把是否为民作为干部选用和业绩评价的标准 | 第150-152页 |
二、人民是党的工作的最高裁决者和最终评判者 | 第152-155页 |
第五章 中国共产党关于预防和惩治背离为民的思想 | 第155-174页 |
第一节 背离为民思想的几个层面 | 第155-159页 |
一、指导思想上出现偏差失误 | 第155-156页 |
二、一些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 | 第156-158页 |
三、一些党员、干部堕落腐败 | 第158-159页 |
第二节 加强教育,严明纪律和规矩 | 第159-163页 |
一、加强廉洁从政教育和干部自律 | 第159-160页 |
二、抓住领导干部这个“关键少数” | 第160-161页 |
三、严明党的纪律和规矩,坚决反对腐败 | 第161-163页 |
第三节 建立健全预防和惩治腐败体系 | 第163-169页 |
一、强化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 | 第163-166页 |
二、加强反腐败体制机制创新和制度保障 | 第166-167页 |
三、健全改进作风常态化制度 | 第167-169页 |
第四节 严肃查办违纪违法案件 | 第169-174页 |
一、把规矩和纪律挺在法律前面 | 第169-171页 |
二、坚决严肃查办违纪违法案件 | 第171-174页 |
第六章 中国共产党为民思想的特色、价值和影响 | 第174-201页 |
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为民思想的认识特点 | 第174-181页 |
一、真心实意、全心全意地为民 | 第174-177页 |
二、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 | 第177-178页 |
三、深刻理解党的利益与人民利益的一致性、向人民负责与向党负责的一致性 | 第178-180页 |
四、实践为民重在三个方面的落实 | 第180-181页 |
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为民思想的建构特性 | 第181-192页 |
一、把握规律性,突出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主体力量 | 第181-184页 |
二、体现系统性,突出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工作路线 | 第184-186页 |
三、注重中和性,多方协调兼顾,更好地实现为民 | 第186-188页 |
四、保持先进性,始终是为民的先锋队 | 第188-191页 |
五、富于开放性,学习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为民成果 | 第191-192页 |
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为民思想的价值和影响 | 第192-201页 |
一、中国共产党为民思想的价值 | 第193-196页 |
二、中国共产党为民思想的影响 | 第196-201页 |
第七章 关于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共产党践行为民思想的几点思考 | 第201-233页 |
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践行为民思想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| 第201-209页 |
一、践行为民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对完成不同时期历史使命的经验总结 | 第201-204页 |
二、践行为民思想是中国共产党能够长期执政、执好政的必然要求 | 第204-205页 |
三、践行为民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应对新挑战、解决新课题的现实需要 | 第205-209页 |
第二节 “打铁还需自身硬” | 第209-216页 |
一、中国共产党自身发生的新变化 | 第209-211页 |
二、直面“四大考验”、防范“四大危险” | 第211-214页 |
三、不断提高党科学执政、民主执政、依法执政的水平 | 第214-216页 |
第三节 “赶考”远未结束 | 第216-223页 |
一、把意愿和利益作为践行为民思想的重要观测点 | 第217-219页 |
二、解决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 | 第219-220页 |
三、“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牢笼” | 第220-221页 |
四、跳出“周期率” | 第221-223页 |
第四节 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中国共产党的为民思想 | 第223-233页 |
一、在实践中充分发挥为民思想的四个作用 | 第223-227页 |
二、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人民群众 | 第227-231页 |
三、继续丰富和发展中国共产党的为民思想 | 第231-233页 |
结语 | 第233-23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235-248页 |
致谢 | 第248-24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