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文化、科学、教育、体育论文--中国教育事业论文--教育史论文

清代南阳地区府州县学研究

摘要第3-4页
Abstract第4-5页
绪论第8-16页
    一、研究背景第8页
    二、选题缘由及意义第8-9页
    三、国内外研究现状第9-12页
    四、相关含义的界定第12-14页
    五、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第14-16页
第一章 清初南阳地区府州县学的恢复与发展第16-24页
    第一节 清代南阳府州县学教育发展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第16-21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自然环境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社会环境第18-21页
    第二节 南阳各地府州县学的建设情况第21-24页
第二章 清代南阳地区府州县学的建设与经费第24-43页
    第一节 府州县学的修建和规模第25-36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府州县学的修建趋势第25-27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地方学宫的修建情况第27-30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南阳地区学宫的建筑特点第30-36页
    第二节 清代南阳地区府州县学经费的来源及支出第36-43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学产第37-39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官学支出情况第39-43页
第三章 清代南阳地区府州县学的生员、教官与教学活动第43-68页
    第一节 生员第43-48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学生的来源第43-44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童试第44-45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试院第45-47页
        四、录取第47-48页
    第二节 教官第48-55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教官的选用第48-51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教官的出身第51-55页
    第三节 教育教学第55-68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生员的入学第55-56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生员的教学和管理第56-68页
第四章 清代南阳府各地府州县学教学成就及影响第68-83页
    第一节 清代南阳各地进士、举人提名对比第68-77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进士录取第68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举人录取第68-77页
    第二节 府州县学对地方的影响第77-83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培养封建统治人才第77-78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培养地方基层人才第78-80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影响一方的气节和风气第80-83页
结语第83-85页
参考文献第85-88页
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第88-89页
致谢第89页

论文共89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侗族文献中的传统生态知识及其当代环保价值研究
下一篇:成都市武侯区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义务教育问题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