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3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1 绪论 | 第9-13页 |
1.1 研究背景 | 第9页 |
1.2 研究内容 | 第9页 |
1.3 研究意义 | 第9-10页 |
1.3.1 理论意义 | 第9-10页 |
1.3.2 实践意义 | 第10页 |
1.4 本文的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| 第10-11页 |
1.4.1 研究方法 | 第10-11页 |
1.4.2 技术路线 | 第11页 |
1.5 论文的研究难点及创新点 | 第11-12页 |
1.5.1 研究的难点 | 第11-12页 |
1.5.2 研究的创新点 | 第12页 |
1.6 论文的框架与内容安排 | 第12-13页 |
2 文献回顾 | 第13-21页 |
2.1 创业失败及其概念界定 | 第13-14页 |
2.2 创业失败研究进展 | 第14-15页 |
2.3 创业失败的前沿议题:情绪管理、后续创业行为和失败学习 | 第15-16页 |
2.3.1 创业失败的情绪管理 | 第15页 |
2.3.2 创业失败与后续创业行为 | 第15-16页 |
2.4 从失败中学习 | 第16-19页 |
2.4.1 失败学习的概念和内容 | 第16-17页 |
2.4.2 失败学习的影响因素 | 第17-18页 |
2.4.3 失败学习的结果 | 第18-19页 |
2.5 失败学习与新创企业绩效的关系 | 第19页 |
2.6 行业改变 | 第19-20页 |
2.7 再创业时间间隔 | 第20-21页 |
3 研究设计与研究假设 | 第21-26页 |
3.1 理论模型的构建 | 第21-22页 |
3.2 研究假设的提出 | 第22-24页 |
3.2.1 失败学习与新创企业绩效 | 第22-23页 |
3.2.2 行业改变与时间间隔和新创企业绩效 | 第23页 |
3.2.3 行业改变和时间间隔的调节效应 | 第23-24页 |
3.3 变量的测量 | 第24-26页 |
3.3.1 变量的测量 | 第24页 |
3.3.2 效度检验 | 第24-26页 |
4 数据的收集与处理 | 第26-30页 |
4.1 问卷设计及数据来源 | 第26-27页 |
4.1.1 问卷设计 | 第26页 |
4.1.2 数据来源 | 第26-27页 |
4.1.3 问卷的回收情况 | 第27页 |
4.2 简单的描述性统计 | 第27-29页 |
4.3 内容效度检验 | 第29-30页 |
5 实证分析 | 第30-39页 |
5.1 回归模型设计 | 第30-31页 |
5.2 人口特征对新创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 | 第31-34页 |
5.2.1 性别方程分析 | 第31页 |
5.2.2 年龄分析 | 第31-33页 |
5.2.3 学历分析 | 第33-34页 |
5.3 实证检验结果分析 | 第34-35页 |
5.3.1 信度效度分析 | 第34-35页 |
5.4 相关性分析 | 第35-36页 |
5.5 回归结果分析 | 第36-38页 |
5.5.1 失败学习、时间间隔和新创企业绩效的实证检验与分析 | 第36-37页 |
5.5.2 失败学习、行业改变和新创企业绩效的实证检验与分析 | 第37-38页 |
5.6 本章小结 | 第38-39页 |
6 结论与展望 | 第39-42页 |
6.1 研究结论 | 第39-40页 |
6.2 本研究的不足及展望 | 第40-42页 |
6.2.1 研究的不足 | 第40页 |
6.2.2 未来展望 | 第40-4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2-48页 |
附录一:调查问卷 | 第48-49页 |
附录二: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 | 第49页 |
致谢 | 第4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