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7-12页 |
ABSTRACT | 第12-16页 |
第一章 水稻抽穗期相关基因OsELF3-1的功能研究 | 第17-51页 |
1 文献综述 | 第17-26页 |
1.1 水稻光周期开花途径的研究现状 | 第17-24页 |
1.1.1 依赖Hd1通路 | 第17-19页 |
1.1.2 依赖Ehd1通路 | 第19-22页 |
1.1.3 独立于Hd1和Ehd1的开花调控因子 | 第22-24页 |
1.2 拟南芥ELF3基因的研究进展 | 第24-25页 |
1.3 研究目的与意义 | 第25-26页 |
2 实验材料 | 第26-27页 |
2.1 供试水稻品种 | 第26页 |
2.2 主要试剂 | 第26页 |
2.3 主要仪器设备 | 第26-27页 |
3 实验方法 | 第27-34页 |
3.1 田间栽培 | 第27页 |
3.2 性状考察-抽穗期调查 | 第27页 |
3.3 节律表达材料的种植与取样 | 第27-28页 |
3.4 植物中ELF3家族基因的进化分析 | 第28页 |
3.5 突变体鉴定 | 第28-29页 |
3.5.1 CTAB法提取水稻叶片DNA | 第28-29页 |
3.5.2 PCR鉴定 | 第29页 |
3.6 RNA的提取与qRT-PCR分析 | 第29-31页 |
3.6.1 RNA的提取 | 第29-30页 |
3.6.2 RT-PCR | 第30-31页 |
3.7 Realtime RT-PCR | 第31-32页 |
3.8 蛋白免疫印迹分析(Western Blot) | 第32-34页 |
4 结果与分析 | 第34-49页 |
4.1 OsELF3-1基因系统发育分析 | 第34-37页 |
4.2 水稻oself3-1突变体的鉴定 | 第37-38页 |
4.3 水稻oself3-1突变体的表型分析 | 第38-39页 |
4.4 水稻OsELF3-1基因的表达模式 | 第39-40页 |
4.5 水稻OsELF3-1 RNAi植株延迟开花 | 第40-42页 |
4.6 OsELF3-1影响水稻生物钟元件的表达 | 第42-46页 |
4.7 OsELF3-1通过水稻光周期途径促进抽穗 | 第46-47页 |
4.8 OsELF3-1通过蓝光的介导促进Ehdl的表达 | 第47-49页 |
5 讨论 | 第49-51页 |
5.1 OsELF3-1在水稻抽穗起关键作用 | 第49页 |
5.2 OsELF3-1对于水稻生物钟至关重要 | 第49-50页 |
5.3 OsELF3-1在水稻光周期开花的功能模式 | 第50-51页 |
第二章 Osa-miR393a在多年生草坪草的应用 | 第51-97页 |
1 文献综述 | 第51-64页 |
1.1 农业生物技术改良作物 | 第51-52页 |
1.1.1 现代农业的挑战 | 第51-52页 |
1.1.2 农作物基因工程应对环境挑战 | 第52页 |
1.2 植物miRNAs的概述 | 第52-55页 |
1.2.1 植物miRNAs的生物合成与调控 | 第53-54页 |
1.2.2 植物miRNAs及靶基因的研究方法 | 第54-55页 |
1.3 miRNA参与植物生长发育的调控 | 第55-58页 |
1.4 miRNA参与植物逆境胁迫应答 | 第58-62页 |
1.5 研究目的与意义 | 第62-64页 |
2 实验材料 | 第64-65页 |
2.1 植物材料 | 第64页 |
2.2 质粒与菌株 | 第64页 |
2.3 主要试剂 | 第64页 |
2.4 主要仪器设备 | 第64-65页 |
3 实验方法 | 第65-75页 |
3.1 Osa-miR319a过表达载体构建 | 第65页 |
3.2 Osa-miR393a过表达载体的遗传转化 | 第65-67页 |
3.2.1 农杆菌的转化 | 第65-66页 |
3.2.2 含重组质粒农杆菌的鉴定 | 第66页 |
3.2.3 农杆菌介导的草坪草遗传转化 | 第66-67页 |
3.3 材料培养及胁迫处理 | 第67-68页 |
3.4 DNA提取 | 第68页 |
3.5 RNA提取 | 第68-69页 |
3.6 cDNA合成 | 第69页 |
3.7 Stem-loop反转录 | 第69-70页 |
3.8 Realtime RT-PCR | 第70-71页 |
3.9 Na、K含量测定 | 第71页 |
3.10 叶片相对含水量(RWC)测定 | 第71-72页 |
3.11 叶片电解质渗透率(EL)测定 | 第72页 |
3.12 叶绿素含量测定 | 第72页 |
3.13 MDA含量测定 | 第72-73页 |
3.14 石蜡切片 | 第73-75页 |
4 结果与分析 | 第75-94页 |
4.1 miR393对不同非生物胁迫和IAA的响应 | 第75-76页 |
4.2 过表达Osa-miR393a基因草坪草植株的获得 | 第76页 |
4.3 T_0代转基因植株的分子检测 | 第76-77页 |
4.4 过表达miR393影响匍匐翦股颖的生长发育 | 第77-79页 |
4.5 过表达miR393增强了匍匐翦股颖的抗盐性 | 第79-81页 |
4.6 Osa-miR393a转基因株系在盐胁迫下富集更多Na~+和K~+ | 第81-83页 |
4.7 过表达miR393增强了匍匐翦股颖的抗热性 | 第83-85页 |
4.8 过表达Osa-miR393a增强匍匐翦股颖的抗旱性 | 第85-90页 |
4.9 转基因匍匐翦股颖植株中Osa-miR393a调控靶基因的表达 | 第90-91页 |
4.10 匍匐翦股颖过表达miR393对其他胁迫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| 第91-92页 |
4.11 匍匐翦股颖中miR393靶基因对非生物胁迫的响应 | 第92-94页 |
5 讨论 | 第94-97页 |
5.1 多年生草坪草匍匐翦股颖中miR393的功能与靶基因 | 第94页 |
5.2 Osa-miR393a过表达植株叶和根的形态与抗旱性 | 第94-95页 |
5.3 Osa-miR393a转基因植株抵御盐害的机制 | 第95-96页 |
5.4 miR393正调控匍匐翦股颖对热胁迫的响应 | 第96-9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97-114页 |
附录Ⅰ | 第114-115页 |
附录Ⅱ | 第115-116页 |
致谢 | 第11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