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页 |
1 前言 | 第8-17页 |
1.1 仿刺参简介 | 第8-10页 |
1.1.1 仿刺参的分类地位 | 第8页 |
1.1.2 仿刺参的形态特征及经济价值 | 第8-9页 |
1.1.3 仿刺参的先天免疫 | 第9页 |
1.1.4 仿刺参主要的免疫分子和防御机制 | 第9-10页 |
1.2 无脊椎动物的免疫系统 | 第10-11页 |
1.2.1 先天免疫 | 第10-11页 |
1.2.2 模式识别 | 第11页 |
1.3 MMD2基因结构功能及相关介绍 | 第11-14页 |
1.3.1 MMD基因结构和功能 | 第11页 |
1.3.2 单核巨噬细胞分化过程 | 第11-14页 |
1.4 VLR的结构及功能特征 | 第14-16页 |
1.4.1 可变淋巴细胞受体 | 第14页 |
1.4.2 VLR的蛋白结构 | 第14-15页 |
1.4.3 VLR的基因结构 | 第15页 |
1.4.4 VLR的抗原结合 | 第15-16页 |
1.5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| 第16-17页 |
2 材料与方法 | 第17-44页 |
2.1 材料 | 第17页 |
2.1.1 仿刺参样品 | 第17页 |
2.2 主要药品试剂 | 第17-28页 |
2.2.2 实验仪器 | 第17-18页 |
2.2.3 质粒与菌株 | 第18页 |
2.2.4 实验配制溶液 | 第18-28页 |
2.3 方法 | 第28-44页 |
2.3.1 RNA的提取 | 第28-29页 |
2.3.2 cDNA模板的制备 | 第29-30页 |
2.3.3 引物的设计 | 第30-31页 |
2.3.4 基因克隆 | 第31-33页 |
2.3.5 切胶回收 | 第33-34页 |
2.3.6 转菌测序 | 第34-35页 |
2.3.7 提取质粒 | 第35页 |
2.3.8 生物信息学分析 | 第35-36页 |
2.3.9 实时荧光定量PCR | 第36-37页 |
2.3.10 原位杂交 | 第37-40页 |
2.3.11 原核表达 | 第40-41页 |
2.3.12 蛋白纯化 | 第41-42页 |
2.3.13 包涵体复性 | 第42-43页 |
2.3.14 蛋白浓度测定 | 第43页 |
2.3.15 细菌结合实验 | 第43-44页 |
3 实验结果 | 第44-64页 |
3.1 基因全长及信息学分析 | 第44-53页 |
3.1.1 Aj-MMD2和Aj-VLRA的基因结构 | 第44-49页 |
3.1.2 Aj-MMD2和Aj-VLRA的序列比对 | 第49-52页 |
3.1.3 进化树分析 | 第52-53页 |
3.2 实时荧光定量PCR | 第53-59页 |
3.3 原位杂交 | 第59-62页 |
3.4 原核表达 | 第62-63页 |
3.5 细菌结合实验 | 第63-64页 |
4 讨论 | 第64-66页 |
4.1 MMD2和VLRA基因结构特征 | 第64页 |
4.2 Aj-MMD2和Aj-VLRA基因表达模式 | 第64-65页 |
4.3 Aj-MMD2和Aj-VLRA在仿刺参体内的分布 | 第65页 |
4.4 Aj-VLRA重组蛋白的结合能力 | 第65-66页 |
结论 | 第66-6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8-73页 |
致谢 | 第7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