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轻工业、手工业论文--食品工业论文--一般性问题论文--食品标准与检验论文--食品分析与检验论文

中式菜肴丙烯酰胺暴露水平研究

摘要第4-5页
abstract第5-6页
第一章 绪论第11-21页
    1.1 人体丙烯酰胺暴露第11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丙烯酰胺的摄入第11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丙烯酰胺的毒性第12页
        1.1.3 丙烯酰胺的体内代谢第12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1.4 中国居民丙烯酰胺暴露水平第14页
    1.2 食物中丙烯酰胺的形成第14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丙烯酰胺生成机理第14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食品中丙烯酰胺形成的影响因素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2.2.1 食品原料第16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2.2.2 加工条件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2.2.3 添加剂第17页
    1.3 丙烯酰胺检测方法第17-18页
    1.4 我国菜系烹调特点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鲁菜第18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川菜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4.3 粤菜第19页
        1.4.4 苏菜第19页
        1.4.5 东北菜第19页
    1.5 本课题研究意义及主要内容第19-21页
        1.5.1 选题意义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1.5.2 研究内容第20-21页
第二章 中式菜肴丙烯酰胺含量调查第21-29页
    2.1 试验材料与试剂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试验材料第21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试验试剂第21-22页
    2.2 试验仪器与设备第22页
    2.3 检测方法第22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取样方法第22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溶液配制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丙烯酰胺提取第23页
        2.3.4 固相萃取净化第23页
        2.3.5 高效液相色谱分析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3.5.1 分析条件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3.5.2 标准曲线的建立第24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3.5.3 丙烯酰胺含量测定第24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3.5.4 丙烯酰胺含量计算第24页
    2.4 数据处理第24-25页
    2.5 结果与讨论第25-28页
        2.5.1 蔬菜种类与丙烯酰胺含量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2.5.2 不同烹调方式蔬菜制品中丙烯酰胺含量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2.5.3 不同菜系菜肴的丙烯酰胺含量第27-28页
    2.6 本章小结第28-29页
第三章 中式烹调对菜肴中丙烯酰胺生成的影响第29-49页
    3.1 试验材料与试剂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试验材料第29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试验试剂第29-30页
    3.2 试验仪器与设备第30页
    3.3 试验方法第30-35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实验方案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原料处理第31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烹调方法与菜肴丙烯酰胺含量关系的研究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3.3.1 炒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3.3.2 煎第32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3.3.3 烤第32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3.3.4 微波第32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3.3.5 油炸第32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3.3.6 煮第32页
        3.3.4 烹调时间和温度与菜肴丙烯酰胺含量关系的研究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3.3.5 菜系烹调方式与菜肴丙烯酰胺含量关系的研究第33-35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3.5.1 烹调条件第33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3.5.2 菜系烹调条件优化第33-35页
    3.4 检测方法第35页
    3.5 数据处理第35页
    3.6 结果与讨论第35-48页
        3.6.1 烹调方式对菜肴丙烯酰胺含量的影响第35-37页
        3.6.2 炒制用油量对菜肴丙烯酰胺含量的影响第37-38页
        3.6.3 油炸前食盐腌制对菜肴丙烯酰胺含量的影响第38-39页
        3.6.4 油炸用油对菜肴丙烯酰胺含量的影响第39页
        3.6.5 烹调温度和时间对菜肴丙烯酰胺含量影响第39-41页
        3.6.6 不同菜系烹调方法对菜肴丙烯酰胺含量的影响第41-48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6.6.1 鲁菜烹调与菜肴丙烯酰胺含量第42-44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6.6.2 川菜烹调与菜肴丙烯酰胺含量第44-45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6.6.3 苏菜第45-48页
    3.7 本章小结第48-49页
第四章 大连市居民丙烯酰胺膳食暴露水平研究第49-59页
    4.1 膳食调查工作程序第49-50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调查对象及内容第49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调查方法第49-50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 调查表设计第50页
        4.1.4 准备工作第50页
        4.1.5 调查和记录第50页
    4.2 膳食丙烯酰胺暴露水平评价第50-51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膳食调查结果分析第50-51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食物丙烯酰胺含量数据整理第51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膳食丙烯酰胺摄入量计算及暴露水平评价第51页
    4.3 数据处理第51页
    4.4 结果与讨论第51-58页
        4.4.1 基本情况第51-52页
        4.4.2 人群丙烯酰胺摄入状况第52-54页
        4.4.3 不同餐次蔬菜类制品丙烯酰胺摄入状况第54页
        4.4.4 各类蔬菜的丙烯酰胺摄入状况第54-55页
        4.4.5 蔬菜烹调方式与丙烯酰胺摄入第55-56页
        4.4.6 不同菜系丙烯酰胺摄入状况第56-57页
        4.4.7 大连居民膳食丙烯酰胺食品安全风险评价第57-58页
    4.5 本章小结第58-59页
结论第59-61页
参考文献第61-66页
致谢第66-67页
附录A第67-76页
附录B第76-77页
附录C第77页

论文共77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《诗经·周颂·闵予小子》组诗研究
下一篇:《诗经·郑风·萚兮》的东亚传播与文化认同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