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1 绪论 | 第10-14页 |
1.1 研究背景 | 第10页 |
1.2 研究意义 | 第10-11页 |
1.3 文献综述 | 第11-13页 |
1.3.1 国外研究文献简述 | 第11-12页 |
1.3.2 国内研究文献简述 | 第12-13页 |
1.4 研究思路及方法 | 第13页 |
1.5 创新之处 | 第13-14页 |
2 公司控制权的基本理论 | 第14-20页 |
2.1 公司控制权的概念界定 | 第14-16页 |
2.1.1 公司控制权的含义 | 第14-15页 |
2.1.2 公司控制权的内容 | 第15-16页 |
2.2 公司控制权的理论学说 | 第16-17页 |
2.3 公司控制权争夺的界定 | 第17-20页 |
2.3.1 控制权私有收益的表现形式 | 第17页 |
2.3.2 两权分离与控制权私有收益 | 第17-18页 |
2.3.3 合约的不完整性 | 第18页 |
2.3.4 非完整合约与法律环境 | 第18页 |
2.3.5 产权不明晰与控制权争夺 | 第18-20页 |
3 万科公司控制权争夺概况 | 第20-30页 |
3.1 万科公司简介 | 第20-25页 |
3.1.1 万科公司的基本情况 | 第20页 |
3.1.2 万科公司的股权结构 | 第20-25页 |
3.2 万科公司控制权争夺各方介绍 | 第25-27页 |
3.2.1 宝能集团 | 第25-26页 |
3.2.2 安邦集团 | 第26页 |
3.2.3 恒大集团 | 第26页 |
3.2.4 深圳地铁 | 第26-27页 |
3.3 万科公司控制权争夺的发生 | 第27页 |
3.4 万科公司控制权争夺事件的发展 | 第27-28页 |
3.4.1 华润增持失败与万科股票停牌 | 第27-28页 |
3.4.2 引入深圳地铁重组失败 | 第28页 |
3.4.3 恒大介入争夺白热化 | 第28页 |
3.4.4 华润退出姚振华受罚 | 第28页 |
3.5 万科公司控制权争夺的结局及近况 | 第28-30页 |
4 万科公司控制权争夺的分析 | 第30-47页 |
4.1 万科公司控制权争夺的原因分析 | 第30-34页 |
4.1.1 股权结构分散 | 第30页 |
4.1.2 业绩突出但股价较低 | 第30-32页 |
4.1.3 创始人缺乏控制权保护意识 | 第32-33页 |
4.1.4 控制权私有收益的存在 | 第33-34页 |
4.2 万科公司控制权主要争夺方的措施分析 | 第34-39页 |
4.2.1 宝能系并购过程中的融资措施 | 第34-36页 |
4.2.2 宝能系并购过程中的其他措施 | 第36-37页 |
4.2.3 万科反并购措施 | 第37-39页 |
4.3 万科公司控制权争夺的影响分析 | 第39-43页 |
4.3.1 股价波动 | 第40-41页 |
4.3.2 品牌形象受损 | 第41页 |
4.3.3 投资者信心危机 | 第41-42页 |
4.3.4 员工增长率降低 | 第42-43页 |
4.4 万科公司控制权主要争夺方的策略成效分析 | 第43-47页 |
4.4.1 万科公司反收购的成效 | 第43-44页 |
4.4.2 万科反收购所存在的问题 | 第44-45页 |
4.4.3 宝能收购万科成效 | 第45页 |
4.4.4 宝能收购万科所存在的问题 | 第45-47页 |
5 万科公司控制权争夺案的启示 | 第47-54页 |
5.1 股权结构设置问题 | 第47-48页 |
5.1.1 定股权结构兼顾未来发展 | 第47页 |
5.1.2 优化上市公司股权结构 | 第47-48页 |
5.2 “三会”的权限设置问题 | 第48-51页 |
5.2.1 董事会制度的完善 | 第48-49页 |
5.2.2 明确股东大会是最高权利机构 | 第49页 |
5.2.3 取缔监事会 | 第49页 |
5.2.4 独立董事制度的改进 | 第49-51页 |
5.3 各方利益的平衡 | 第51-52页 |
5.3.1 发展多类投资者 | 第51页 |
5.3.2 推动公司法人之间交叉持股的模式 | 第51页 |
5.3.3 中小股东一致对外 | 第51-52页 |
5.4 面临控制权争夺时争夺各方与政府监管机构的协调问题 | 第52-54页 |
5.4.1 探索混合监管模式 | 第52-54页 |
6 总结 | 第54-57页 |
6.1 研究结论 | 第54-55页 |
6.1.1 控制权争夺与分散的股权结构 | 第54页 |
6.1.2 公司创始人注重自我保护 | 第54页 |
6.1.3 外部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 | 第54-55页 |
6.1.4 控制权争夺对公司发展带来负面影响 | 第55页 |
6.1.5 公司治理应当回归法制 | 第55页 |
6.2 研究不足及展望 | 第55-5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7-62页 |
致谢 | 第6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