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9-17页 |
1.1 研究背景和意义 | 第9-11页 |
1.2 混凝土碳化研究现状 | 第11-14页 |
1.2.1 研究概述 | 第11-12页 |
1.2.2 混凝土碳化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2-14页 |
1.2.2.1 混凝土碳化机理研究 | 第12-13页 |
1.2.2.2 混凝土碳化影响因素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3-14页 |
1.2.2.3 检测混凝土碳化深度的方法和碳化理论模型 | 第14页 |
1.3 本文研究目的及主要内容 | 第14-17页 |
1.3.1 研究目的 | 第14-15页 |
1.3.2 研究内容 | 第15-17页 |
第二章 隧道衬砌混凝土碳化的基本理论 | 第17-25页 |
2.1 混凝土碳化过程及其机理 | 第17-18页 |
2.2 影响衬砌混凝土碳化的因素 | 第18-19页 |
2.2.1 内在因素 | 第18页 |
2.2.2 隧道内环境因素 | 第18-19页 |
2.3 列车通过隧道产生的压力变化分析 | 第19-21页 |
2.3.1 列车风压力变化 | 第19-21页 |
2.4 气压作用下的碳化理论模型 | 第21-23页 |
2.4.1 二氧化碳在混凝土中的渗透 | 第22-23页 |
2.5 本章小结 | 第23-25页 |
第三章 气压作用下混凝土碳化理论分析 | 第25-45页 |
3.1 引言 | 第25页 |
3.2 恒定气压作用下混凝土碳化作用分析 | 第25-27页 |
3.3 非恒定气压作用下混凝土碳化作用分析 | 第27-43页 |
3.3.1 非恒定气压作用下混凝土内部气体压力分布分析 | 第27-31页 |
3.3.2 “存留效应”的影响 | 第31-33页 |
3.3.3 二氧化碳在混凝土中的扩散 | 第33-34页 |
3.3.4 混凝土碳化深度的确定 | 第34-37页 |
3.3.5 不同水灰比对混凝土碳化的影响 | 第37-40页 |
3.3.6 矿物掺合料的影响 | 第40-43页 |
3.4 本章小结 | 第43-45页 |
第四章 气压作用下混凝土碳化试验研究 | 第45-57页 |
4.1 引言 | 第45页 |
4.2 试验目的与内容 | 第45页 |
4.3 试验装置与材料 | 第45-48页 |
4.3.1 试验装置 | 第45-48页 |
4.3.2 试验材料和配合比 | 第48页 |
4.4 试验方法 | 第48-50页 |
4.4.1 试验步骤 | 第48-49页 |
4.4.2 碳化龄期确定及碳化深度的测定 | 第49-50页 |
4.5 试验结果及分析 | 第50-56页 |
4.5.1 试验结果 | 第50-55页 |
4.5.2 试验结果分析及理论值对比 | 第55-56页 |
4.6 本章小结 | 第56-57页 |
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57-59页 |
5.1 结论 | 第57-58页 |
5.2 展望 | 第58-5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9-61页 |
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成果 | 第61-63页 |
致谢 | 第6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