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经济论文--农业经济论文--中国农业经济论文--农业部门经济论文--种植业论文--粮食作物论文

基于用户画像的粮食产后损失分析研究

摘要第4-5页
Abstract第5页
第一章 绪论第8-15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8-10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研究背景第8-10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研究意义第10页
    1.2 本文研究内容和主要工作第10-12页
    1.3 本文创新点第12-13页
    1.4 论文组织第13-15页
第二章 相关工作研究第15-22页
    2.1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5-18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粮食产后损失的研究现状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用户画像的研究现状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损失预测模型的研究现状第17-18页
    2.2 文献评述第18-19页
    2.3 数据分析第19-21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数据来源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粮食产后损失的测定第20-21页
    2.4 本章小结第21-22页
第三章 构建粮食用户画像体系第22-32页
    3.1 用户画像设计框架第22-23页
    3.2 用户画像内容设计第23-25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用户基本信息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用户收入信息第24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用户支出信息第24页
        3.2.4 粮食交易信息第24页
        3.2.5 粮食数据处理第24-25页
    3.3 构建用户标签体系结构第25-28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粮食产后损失影响因素分析第25-27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粮食用户标签化第27-28页
    3.4 粮食用户群体分析第28-30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k-means聚类分析第28-30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粮食用户群体划分结果第30页
    3.5 本章小结第30-32页
第四章 建立粮食产后损失预测模型第32-41页
    4.1 建立损失预测模型第32-37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朴素贝叶斯算法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决策树算法第33-35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 支持向量机算法第35-37页
    4.2 损失预测模型结果分析对比第37-39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损失预测模型评价指标第37-38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三种传统分类预测模型结果第38-39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基于用户画像的支持向量机损失预测模型第39页
    4.3 不同标签的算法比较第39页
    4.4 本章小结第39-41页
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第41-43页
    5.1 本文工作总结第41-42页
    5.2 未来展望第42-43页
参考文献第43-48页
参与的科研项目成果第48-49页
致谢第49页

论文共49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高压气淬冷却过程数值模拟及风道结构优化
下一篇:关联规则推荐的高效分布式计算框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