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政治、法律论文--工人、农民、青年、妇女运动与组织论文--农民运动与组织论文--中国农民运动与组织论文--农民工作论文

基于乡村振兴的大学生村官工作满意度及提升策略研究--以福建省为例

摘要第8-11页
ABSTRACT第11-15页
1 绪论第16-25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第16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研究背景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研究意义第17-18页
    1.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第18-22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国外研究综述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国内研究综述第19-21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研究述评第21-22页
    1.3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第22-24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研究内容第22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研究方法第22-24页
    1.4 技术路线图第24-25页
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第25-28页
    2.1 相关概念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大学生村官第25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工作满意度第25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大学生村官工作满意度第25页
        2.1.4 乡村振兴战略第25-26页
    2.2 理论基础第26-28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第26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弗鲁姆期望理论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亚当斯公平理论第27页
        2.2.4 角色理论第27-28页
3 问卷设计与调查实施第28-32页
    3.1 问卷设计第28页
    3.2 调查实施第28-30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调查区域和对象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调查实施过程第29-30页
    3.3 问卷结果检验分析第30-32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信度分析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效度分析第31-32页
4 福建省大学生村官工作满意度调查描述性分析第32-42页
    4.1 研究样本基本特征第32-34页
    4.2 大学生村官工作满意度各维度描述性分析第34-40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工作政策第35-36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工作条件第36-37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工作机制第37-38页
        4.2.4 工作关系第38-39页
        4.2.5 工作本身第39-40页
    4.3 大学生村官工作满意度总体分析第40-42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工作成效分析第40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工作问题分析第40-42页
5 福建省大学生村官工作满意度影响因素实证分析第42-62页
    5.1 理论分析第42-48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因变量选取第42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自变量选取第42-47页
        5.1.3 计量模型构建第47-48页
    5.2 大学生村官工作满意度影响单因素分析第48-57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个体特征影响分析第48-49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工作政策影响分析第49-51页
        5.2 3 工作条件影响分析第51-52页
        5.2.4 工作机制影响分析第52-54页
        5.2.5 工作关系影响分析第54-56页
        5.2.6 工作本身影响分析第56-57页
    5.3 大学生村官工作满意度影响因素回归分析第57-62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模型检验结果分析第58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模型回归结果分析第58-62页
6 结论与满意度提升对策建议第62-72页
    6.1 结论第62-63页
    6.2 满意度提升对策建议第63-72页
        6.2.1 完善落实制度政策,建立长效保障机制第63-65页
        6.2.2 基于乡村振兴战略,丰富创新工作内容第65-67页
        6.2.3 营造良好社会氛围,改善村官成长环境第67-69页
        6.2.4 增强自主学习意识,完善提升自身素质第69-72页
参考文献第72-75页
附录第75-79页
致谢第79页

论文共79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中国工会的工资溢价效应研究
下一篇:安徽庐江县农民工城乡迁移对留守儿童福利影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