泥岩地层土压盾构施工关键技术研究
摘要 | 第3-4页 |
abstract | 第4-5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9-14页 |
1.1 引言 | 第9-10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0-12页 |
1.2.1 隧道盾构下穿既有建(构)筑物研究现状 | 第10-11页 |
1.2.2 隧道盾构关键施工技术研究现状 | 第11-12页 |
1.3 论文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| 第12-14页 |
1.3.1 主要研究内容 | 第12-13页 |
1.3.2 主要创新点 | 第13-14页 |
第二章 工程概况 | 第14-23页 |
2.1 工程概况 | 第14页 |
2.2 自然地理环境分析 | 第14-15页 |
2.2.1 地面条件 | 第14-15页 |
2.2.2 地貌特征 | 第15页 |
2.3 区域地质特征分析 | 第15页 |
2.4 岩土工程特征分析 | 第15-22页 |
2.4.1 岩土分层及其特征 | 第15-19页 |
2.4.2 特殊性岩土 | 第19页 |
2.4.3 穿越主要地层的物理力学指标 | 第19-22页 |
2.5 本章小结 | 第22-23页 |
第三章 泥岩地层盾构掘进关键技术研究 | 第23-63页 |
3.1 盾构区间掘进程序 | 第23-25页 |
3.2 盾构区间风险段施工技术研究 | 第25-36页 |
3.2.1 盾构机穿越超浅覆盖土层技术研究 | 第25-28页 |
3.2.2 盾构近距离侧穿尚城街区R1 | 第28-32页 |
3.2.3 盾构近距离下穿越三岸收费站技术研究 | 第32-36页 |
3.3 泥岩地层盾构掘进防结泥饼技术研究 | 第36-48页 |
3.3.1 发泡剂性能研究 | 第36-40页 |
3.3.2 渣土改良试验研究 | 第40-46页 |
3.3.3 区间盾构施工泡沫剂注入量分析 | 第46-47页 |
3.3.4 防结泥饼技术 | 第47-48页 |
3.4 泥岩地层盾构掘进主要参数分析 | 第48-55页 |
3.4.1 盾构施工管理指标分析 | 第48-52页 |
3.4.2 盾构初始掘进段参数取值 | 第52-53页 |
3.4.3 盾构正常掘进段参数取值 | 第53-55页 |
3.5 泥岩地层盾构掘进刀具管理技术研究 | 第55-62页 |
3.5.1 盾构掘进刀具管理流程 | 第55-57页 |
3.5.2 左线刀具管理情况 | 第57-60页 |
3.5.3 右线刀具管理情况 | 第60-61页 |
3.5.4 刀具磨损控制措施 | 第61-62页 |
3.6 本章小结 | 第62-63页 |
第四章 盾构掘进施工仿真分析研究 | 第63-75页 |
4.1 盾构掘进有限元模型建立 | 第63-64页 |
4.1.1 工程概况 | 第63-64页 |
4.1.2 计算参数 | 第64页 |
4.1.3 边界条件 | 第64页 |
4.2 盾构掘进施工有限元模拟结果分析 | 第64-74页 |
4.2.1 有限元模拟结果云图 | 第64-68页 |
4.2.2 掘进过程中围岩稳定性分析 | 第68-74页 |
4.3 本章小结 | 第74-75页 |
第五章 泥岩地层盾构掘进监控量测研究 | 第75-92页 |
5.1 监控量测内容与监测频率 | 第75页 |
5.2 盾构掘进监控量测实施 | 第75-78页 |
5.2.1 主要仪器与设备 | 第75-76页 |
5.2.2 地表沉降 | 第76-78页 |
5.2.3 管片变形 | 第78页 |
5.3 泥岩地段盾构掘进监测结果分析研究 | 第78-90页 |
5.3.1 隧道轴线地表沉降 | 第78-81页 |
5.3.2 隧道横向地表沉降 | 第81-86页 |
5.3.3 隧道净空收敛 | 第86-88页 |
5.3.4 管片隆沉变形 | 第88-90页 |
5.4 本章小结 | 第90-92页 |
第六章 结论 | 第92-9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94-98页 |
致谢 | 第98-99页 |
个人简历、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9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