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7-9页 |
Abstract | 第9-10页 |
中英文缩略词表 | 第11-13页 |
1 前言 | 第13-15页 |
2 实验研究的材料与方法 | 第15-20页 |
2.1 实验动物及饲养环境 | 第15页 |
2.2 实验药品、试剂与仪器 | 第15-17页 |
2.3 大鼠随机分组 | 第17页 |
2.4 灌胃药品换算配置 | 第17-18页 |
2.5 大鼠寒哮模型的建立 | 第18-19页 |
2.6 寒哮的治疗 | 第19页 |
2.7 实验模型的取材与标本保存 | 第19页 |
2.8 实验统计方法 | 第19-20页 |
3 实验检测 | 第20-26页 |
3.1 大鼠肺组织切片制作 | 第20-21页 |
3.2 HE染色病理检测 | 第21页 |
3.3 Rt-PCR检测 | 第21-24页 |
3.4 免疫组化检测p110β、CDK2 | 第24-26页 |
4 实验结果与数据分析 | 第26-33页 |
4.1 实验大鼠肺组织HE染色病理形态分析 | 第26-27页 |
4.2 RT-PCR检测PIP3、PDK2、IKKα结果与分析 | 第27-30页 |
4.3 免疫组化法检测CDK2、p110β结果图片与数据分析 | 第30-33页 |
5 实验讨论 | 第33-46页 |
5.1 从中医角度认识哮喘 | 第33-37页 |
5.2 现代医学对哮喘的认识 | 第37-42页 |
5.3 PI3K-Akt信号通路及检测指标与哮喘关系研究 | 第42-45页 |
5.4 地塞米松作对照组的意义 | 第45页 |
5.5 桂龙咳喘宁作对照组的意义 | 第45-46页 |
6 平喘宁方药研究 | 第46-48页 |
6.1 平喘宁方药组成及证治特点 | 第46页 |
6.2 平喘宁方的药物研究 | 第46-48页 |
7 结论 | 第48-49页 |
8 展望 | 第49-5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0-58页 |
综述 | 第58-6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5-69页 |
个人简介 | 第69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| 第69-70页 |
致谢 | 第7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