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2-3页 |
Abstract | 第3-4页 |
1 绪论 | 第8-23页 |
1.1 研究背景和意义 | 第8-11页 |
1.1.1 研究背景 | 第8-10页 |
1.1.2 问题的提出 | 第10页 |
1.1.3 研究意义 | 第10-11页 |
1.2 研究对象的范围界定 | 第11-12页 |
1.3 研究现状 | 第12-19页 |
1.3.1 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2-16页 |
1.3.2 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6-19页 |
1.4 研究内容与方法 | 第19-22页 |
1.4.1 研究内容 | 第19-20页 |
1.4.2 研究方法 | 第20-22页 |
1.5 论文研究框架 | 第22-23页 |
2 地下商业街“微场域”概述及其基础理论 | 第23-42页 |
2.1 “微场域”的相关理论 | 第23-29页 |
2.1.1 知觉现象学(Phenomenology of Perception) | 第23-25页 |
2.1.2 建筑现象学(Phenomenology of Architecture) | 第25-26页 |
2.1.3 空间关系学(Proxemics) | 第26-27页 |
2.1.4 环境行为学(Environmental-Behavior Studies) | 第27-28页 |
2.1.5 环境心理学(Environmental Psychology) | 第28-29页 |
2.1.6 “场域”(Field) | 第29页 |
2.2 地下商业街的基础理论 | 第29-33页 |
2.2.1 地下商业街的概念 | 第29-30页 |
2.2.2 地下商业街的环境特点 | 第30-32页 |
2.2.3 地下商业街的形成与发展 | 第32-33页 |
2.3 地下商业街的“微场域”理论概述 | 第33-41页 |
2.3.1 “微场域”的概念界定 | 第33-34页 |
2.3.2 地下商业街“微场域”的多元特征 | 第34-35页 |
2.3.3 “微场域”下的感知维度——知觉场 | 第35-36页 |
2.3.4 “微场域”下的空间维度——环境场 | 第36-39页 |
2.3.5 “微场域”下的场景维度——情境场 | 第39-40页 |
2.3.6 “微场域”对地下商业街的指导意义 | 第40-41页 |
2.4 本章小节 | 第41-42页 |
3 地下商业街“微场域”设计的感知维度——知觉场 | 第42-55页 |
3.1 知觉场的内涵 | 第42-45页 |
3.1.1 知觉的理论互通 | 第42-43页 |
3.1.2 身体的知觉维度 | 第43-44页 |
3.1.3 综合的知觉体验 | 第44-45页 |
3.2 “微场域”下的知觉场设计原则 | 第45-50页 |
3.2.1 知觉感知原则 | 第45-47页 |
3.2.2 动觉感知原则 | 第47-49页 |
3.2.3 联觉体验原则 | 第49-50页 |
3.3 地下商业街的知觉场设计策略 | 第50-53页 |
3.3.1 多维感知策略 | 第50-52页 |
3.3.2 功能承载策略 | 第52-53页 |
3.3.3 具身体验策略 | 第53页 |
3.4 本章小节 | 第53-55页 |
4 地下商业街“微场域”设计的空间维度——环境场 | 第55-77页 |
4.1 环境场的内涵 | 第55-59页 |
4.1.1 环境的理论需求 | 第55页 |
4.1.2 空间的形态符号 | 第55-58页 |
4.1.3 四度的空间体验 | 第58-59页 |
4.2 “微场域”下的环境场设计原则 | 第59-67页 |
4.2.1 空间逻辑原则 | 第59-64页 |
4.2.2 多重叠加原则 | 第64-66页 |
4.2.3 漫游体验原则 | 第66-67页 |
4.3 地下商业街的环境场设计策略 | 第67-76页 |
4.3.1 节奏韵律策略 | 第67-70页 |
4.3.2 形态塑造策略 | 第70-74页 |
4.3.3 深度体验策略 | 第74-76页 |
4.4 本章小结 | 第76-77页 |
5 地下商业街“微场域”设计的场景维度——情境场 | 第77-92页 |
5.1 情境场的内涵 | 第77-79页 |
5.1.1 场景的理论论述 | 第77-78页 |
5.1.2 空间的情景构境 | 第78页 |
5.1.3 在场的情境体验 | 第78-79页 |
5.2 “微场域”下的情境场设计原则 | 第79-85页 |
5.2.1 场景解构原则 | 第79-80页 |
5.2.2 主题呈现原则 | 第80-84页 |
5.2.3 叙事诱导原则 | 第84-85页 |
5.3 地下商业街的情境场设计策略 | 第85-91页 |
5.3.1 场景塑造策略 | 第85-88页 |
5.3.2 意境相契策略 | 第88-89页 |
5.3.3 意象体验策略 | 第89-91页 |
5.4 本章小节 | 第91-92页 |
6 结论 | 第92-9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94-97页 |
附录A 图片索引 | 第97-101页 |
附录B 表格索引 | 第101-103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| 第103-104页 |
致谢 | 第104-10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