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于技术标准产业化的高技术企业技术扩散研究
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11页 |
插图索引 | 第11-12页 |
附表索引 | 第12-13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3-19页 |
·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 | 第13-14页 |
·研究背景 | 第13页 |
·选题意义 | 第13-14页 |
·研究对象的界定 | 第14-16页 |
·高技术企业及其技术标准联盟 | 第14-15页 |
·基于技术标准产业化的技术扩散 | 第15-16页 |
·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| 第16-17页 |
·研究内容 | 第16-17页 |
·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| 第17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17-19页 |
第2章 理论及文献综述 | 第19-27页 |
·理论基础 | 第19-22页 |
·技术创新理论 | 第19-20页 |
·外部性理论 | 第20-21页 |
·战略管理理论 | 第21-22页 |
·文献综述 | 第22-26页 |
·技术创新 | 第22-23页 |
·技术标准产业化 | 第23页 |
·技术扩散及扩散模型 | 第23-26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26-27页 |
第3章 基于标准产业化的高技术企业技术扩散机理 | 第27-37页 |
·基于技术标准产业化的技术扩散的动力 | 第27-30页 |
·技术标准产业化 | 第28页 |
·R&D技术的推动 | 第28页 |
·市场需求的牵引 | 第28-29页 |
·技术标准的网络外部性 | 第29-30页 |
·技术标准产业化扩散的阶段、路径及特点 | 第30-32页 |
·技术创新生命周期及特点 | 第30-31页 |
·技术创新扩散的路径 | 第31-32页 |
·技术标准产业化扩散阶段及特点 | 第32页 |
·影响技术标准产业化扩散的因素 | 第32-36页 |
·技术标准本身 | 第33页 |
·市场因素 | 第33-34页 |
·主导企业和标准联盟的实力 | 第34-35页 |
·政府角色与作用 | 第35-36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36-37页 |
第4章 标准网络效应发挥阶段的技术扩散 | 第37-48页 |
·生物学Logistic模型的本质与启示 | 第37页 |
·技术标准产业化Logistic扩散模型 | 第37-41页 |
·模型构建的前提与假设 | 第37-38页 |
·模型 | 第38-39页 |
·标准网络效应临界规模的确定 | 第39-40页 |
·标准产业化扩散路径与阶段 | 第40-41页 |
·实证研究 | 第41-45页 |
·样本选择 | 第41页 |
·数据收集与整理 | 第41-42页 |
·模型拟合与分析 | 第42-44页 |
·促进技术标准产业化扩散及阶段演变的现实因素 | 第44-45页 |
·实证结论与启示 | 第45-47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47-48页 |
第5章 标准更迭阶段的技术扩散 | 第48-58页 |
·高技术产品换代Norton原理 | 第48页 |
·技术标准产业化Norton扩散模型 | 第48-50页 |
·模型构建的前提与假设 | 第48-49页 |
·模型 | 第49-50页 |
·实证研究 | 第50-55页 |
·样本选择 | 第50页 |
·数据收集与整理 | 第50-51页 |
·模型拟合与分析 | 第51-53页 |
·促使新老技术标准更迭的措施 | 第53-55页 |
·实证结论与启示 | 第55-57页 |
·制定合适的演进策略 | 第55页 |
·成熟的终端和极高的网络覆盖率 | 第55-56页 |
·丰富的业务以及树立品牌营销 | 第56-57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57-58页 |
结论 | 第58-6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0-65页 |
致谢 | 第65-66页 |
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相关科研论文 | 第6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