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天文学、地球科学论文--矿床学论文--矿床分类论文--燃料矿床论文--石油、天然气论文

致密砂岩测井储层评价研究--以库车凹陷克深气田巴什基奇克组为例

摘要第3-4页
ABSTRACT第4页
第1章 绪论第7-13页
    1.1 论文研究目的与意义第7页
    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7-9页
    1.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第9-11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主要研究内容第9-10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第10-11页
    1.4 论文完成的工作量第11-13页
第2章 研究区地质概况第13-19页
    2.1 区域地质特征第13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构造特征第13页
    2.2 储层特征分析第13-19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储层岩性特征分析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储层物性特征分析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储集空间结构特征第15-19页
第3章 储层参数测井解释模型建立第19-32页
    3.1 泥质含量计算模型第19-22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第一种泥质含量计算模型第19-21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第二种泥质含量计算模型第21-22页
    3.2 孔隙度模型第22-26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常规孔隙度计算模型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分层建立孔隙度模型第23-26页
    3.3 渗透率模型第26-28页
    3.4 覆压孔渗模型第28-30页
    3.5 储层参数模型分析和可靠性评价第30-32页
第4章 储层流体性质测井解释第32-43页
    4.1 储层流体解释方法第32-38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电阻率-孔隙度交会图判别法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电阻率-压缩系数交会图判别法第33-37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 核磁测井识别流体性质第37-38页
    4.2 饱和度模型建立第38-43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含水饱和度模型第38-40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束缚水饱和度模型第40-41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含水饱和度模型检验第41-43页
第5章 储层有效性综合评价第43-59页
    5.1 储层有效厚度下限确定第43-51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最小流动孔喉半径法第43-47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中值压力法第47-48页
        5.1.3 频率统计法第48-49页
        5.1.4 试油点约束法第49页
        5.1.5 束缚水饱和度法第49-50页
        5.1.6 综合取值确定孔渗下限第50-51页
    5.2 储层有效性测井评价第51-59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结合实验评价储层类型第51-52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判别分析法进行储层分类第52-59页
第6章 结论第59-60页
参考文献第60-63页
致谢第63页

论文共63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塔北隆起跃满区块奥陶系岩溶储层特征及主控因素分析
下一篇:轮南油田侏罗系非主力储层特征及优势储层预测的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