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9页 |
插图索引 | 第9-10页 |
附表索引 | 第10-11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1-16页 |
·研究背景 | 第11页 |
·研究意义 | 第11-12页 |
·文献综述 | 第12-15页 |
·关于产学研合作创新及其意义的研究观点 | 第12-13页 |
·产学研合作创新与政府角色的相关性研究观点 | 第13-14页 |
·关于财税激励与产学研合作创新内在关联性的研究观点 | 第14-15页 |
·研究的框架、方法与创新点 | 第15-16页 |
·研究框架 | 第15页 |
·研究方法 | 第15页 |
·创新点 | 第15-16页 |
第2章 产学研合作创新的内涵、模式及意义 | 第16-21页 |
·产学研合作创新的定义 | 第16-17页 |
·产学研合作创新的模式 | 第17-19页 |
·市场自发模式 | 第17-18页 |
·政府主导模式 | 第18页 |
·政府引导模式 | 第18-19页 |
·深入推进产学研合作创新的重要意义 | 第19-21页 |
·产学研合作创新是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基本途径 | 第19页 |
·产学研合作创新有利于实现学研企之间的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 | 第19-20页 |
·产学研合作创新有助于培育和提升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 | 第20-21页 |
第3章 产学研合作创新中的政府角色及财税激励效应 | 第21-28页 |
·产学研合作创新中的政府角色分析—基于博弈视角下的分析 | 第21-22页 |
·政府参与产学研合作创新的必要性 | 第22-24页 |
·政府参与产学研合作创新是对市场机制的有效补充 | 第22-23页 |
·政府的参与是产学研合作创新的内在要求 | 第23页 |
·政府参与产学研合作创新是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的必然要求 | 第23-24页 |
·产学研合作创新的财税激励效用 | 第24-28页 |
·博弈视角下产学研合作创新的财税激励效应 | 第24-25页 |
·供求理论视角下产学研合作创新的财税激励效应 | 第25-28页 |
第4章 长沙先导区产学研合作创新的财税激励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| 第28-37页 |
·长沙先导区产学研合作创新发展的现状和态势 | 第28-29页 |
·长沙先导区产学研合作创新的财税激励政策现状 | 第29-30页 |
·长沙先导区产学研合作创新现存的问题分析 | 第30-37页 |
·政府投入的不足导致先导区产学研合作创新资金的不足 | 第30-32页 |
·政府财税激励机制的不健全导致问题层出不穷 | 第32-35页 |
·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建设滞后影响产学研合作的连接紧密度 | 第35-37页 |
第5章 深入推进长沙先导区产学研合作创新的财税激励研究 | 第37-45页 |
·国外实践经验及启示 | 第37-38页 |
·针对产学研合作创新的财税激励力度大 | 第37页 |
·以立法形式固化对产学研合作创新的财税激励 | 第37-38页 |
·设立产学研合作创新专项计划 | 第38页 |
·特别注重支持中小企业参与产学研合作创新 | 第38页 |
·对长沙先导区产学研合作创新财税激励的几点建议 | 第38-45页 |
·加大资金投入力度 | 第38-39页 |
·创新财政资金投入方式 | 第39-40页 |
·完善现行的财税政策用以鼓励学研企走向充分有效的合作 | 第40-41页 |
·着力培育和提升企业参与产学研合作创新的意识和能力 | 第41页 |
·积极扩大对高校和科研机构的支持幅度 | 第41-42页 |
·积极推动中介服务体系的建设为产学研的合作创新牵线搭桥 | 第42页 |
·加大科技人才的财税激励力度 | 第42-43页 |
·建立健全产学研合作管理机制 | 第43-45页 |
结论 | 第45-4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7-50页 |
致谢 | 第5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