内容摘要 | 第4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引言 | 第13-15页 |
第一章 制造毒品犯罪“主观明知”的认定概述 | 第15-23页 |
第一节 制毒犯罪案件“主观明知”认定概况 | 第15-20页 |
一、案情导入 | 第15-16页 |
二、主观明知 | 第16-17页 |
三、制造毒品犯罪与其他毒品犯罪的异同 | 第17-20页 |
第二节 制造毒品犯罪“主观明知”认定的难点及出路 | 第20-23页 |
一、故意犯罪“主观明知”认定的一般方法 | 第20-21页 |
二、以刑事推定来解决制造毒品案件中“主观明知”认定的难点 | 第21-23页 |
第二章 刑事推定的基本理论及运用 | 第23-26页 |
第一节 刑事推定的基本理论 | 第23-24页 |
一、刑事推定 | 第23-24页 |
二、刑事推论 | 第24页 |
第二节 刑事推定在制造毒品犯罪案件“主观明知”认定过程中的方式和作用 | 第24-26页 |
一、刑事推定的方式 | 第24-25页 |
二、刑事推定的作用 | 第25-26页 |
第三章 刑事推定的基本规范与实证考察 | 第26-35页 |
第一节 刑事推定的基本规范及实践优势 | 第26-31页 |
一、国内法对刑事推定的相关规定和规范 | 第26-29页 |
二、域外刑事推定适用概况 | 第29-30页 |
三、刑事推定所具有的实践优势 | 第30-31页 |
第二节 刑事推定的实证考察 | 第31-35页 |
一、实践中“主观明知认定方式”的实例及解读 | 第31-33页 |
二、刑事推定的推定要素 | 第33-35页 |
第四章 刑事推定在司法实践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适用限制 | 第35-40页 |
第一节 刑事推定存在的缺陷 | 第35-37页 |
一、缺陷的实证考察 | 第35-36页 |
二、缺陷的具体表现 | 第36-37页 |
第二节 刑事推定适用的建议 | 第37-40页 |
一、谨慎适用 | 第37-38页 |
二、客观事实真实、合法原则 | 第38页 |
三、充分听取辩方的意见和犯罪嫌疑人、被告人的辩白 | 第38页 |
四、存疑时有利于被告人 | 第38-40页 |
第五章 制造毒品犯罪案件认定“主观明知”运用刑事推定的基本路径 | 第40-48页 |
第一节 制毒犯罪案件推定“主观明知”的一般程序和基本逻辑 | 第40-42页 |
一、概括性认识 | 第40-41页 |
二、公众的一般认识标准 | 第41页 |
三、经验法则 | 第41-42页 |
第二节 制毒犯罪案件推定“主观明知”的特殊方法 | 第42-45页 |
一、案例导入 | 第42-43页 |
二、特殊方法 | 第43-45页 |
第三节 刑事推定适用的前景与适应“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” | 第45-48页 |
一、以审判为中心诉讼制度改革的特点 | 第45页 |
二、直接言词证据规则与主观明知推定 | 第45-46页 |
三、刑事推定的运用与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有效结合 | 第46页 |
四、修法建议 | 第46-48页 |
结语 | 第48-4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9-5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