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政治、法律论文--法律论文--中国法律论文--诉讼法论文--民事诉讼法论文

电子诉讼中证据真实性的程序保障

摘要第2-4页
abstract第4-6页
导言第9-14页
    一、问题的提出第9页
    二、研究价值及意义第9-10页
    三、文献综述第10-12页
    四、主要研究方法第12页
    五、论文结构第12-14页
第一章 电子诉讼带来的诉讼变革第14-25页
    第一节 电子诉讼概述第14-19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电子诉讼的含义及特征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电子诉讼的域内外应用状况第15-18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电子诉讼的存在价值第18-19页
    第二节 电子诉讼对传统民事诉讼的影响第19-21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对传统民事诉讼基本原则的影响第19-21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对传统民事诉讼行为方式的影响第21页
    第三节 电子诉讼潮流之下的证据第21-25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电子诉讼中证据的表现形式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电子诉讼中证据的特征第23-25页
第二章 电子诉讼中证据真实性程序保障的必要性第25-36页
    第一节 内部视角之证据真实性在诉讼中的困境第25-32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证据本身引发的真实性质疑第25-29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当事人及代理人质证的困难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法官审查判断证据真实性的困难第30-32页
    第二节 外部视角之证据真实性在诉讼中的困境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证据真实性缺乏法律保障第32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证据真实性亟须技术支撑第32-33页
    第三节 回归证据真实性程序规制的法律价值第33-36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契合法律真实第33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保障实体公正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提高诉讼效率第34-36页
第三章 电子诉讼中证据真实性的程序保障建议第36-52页
    第一节 取证环节对证据真实性的程序保障第36-41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完善法院证据收集制度第36-38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司法机关的证据保全第38-39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公证机关的证据保全第39-41页
    第二节 举证阶段对证据真实性的程序保障第41-43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建立完善的证据保管制度第41-42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明确审前证据在线交换制度第42-43页
    第三节 质证阶段对证据真实性的程序保障第43-47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完善专家辅助人制度第44-46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相关取证人员出庭第46-47页
    第四节 认证阶段对证据真实性的审查判断第47-52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审查判断电子诉讼中证据真实性的内容第47-49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审查判断证据真实性的标准第49-52页
结语第52-54页
参考文献第54-57页
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57-58页
后记第58-59页

论文共59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我国民商事指导性案例的编写与适用研究
下一篇:论国家豁免中的商业例外问题--以中国在美被诉实践为视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