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医药、卫生论文--预防医学、卫生学论文--保健组织与事业(卫生事业管理)论文--医疗卫生制度与机构论文--医疗服务制度论文

新医改下医疗保险支付方式改革问题研究--以S市为例

摘要第5-6页
ABSTRACT第6页
1 绪论第10-18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及选题意义第10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研究背景第10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选题意义第12-13页
    1.2 文献综述第13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国外研究现状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国内研究进展第14-15页
    1.3 研究方法及研究思路第15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研究方法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研究思路第16-17页
    1.4 研究特色第17-18页
2 医疗保险费用支付的概念和相关理论第18-26页
    2.1 医疗保险支付的概念第18-20页
    2.2 医疗保险的支付方式第20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支付方式分类第20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支付方式特点第20-23页
    2.3 相关理论第23-26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供给需求理论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公共物品理论第24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博弈论第24-26页
3 S市医疗保险支付方式改革现状及存在问题第26-36页
    3.1 S市医保支付方式改革的背景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按服务项目付费方式的实践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总额预付下多元化支付方式的探索第27页
    3.2 S市医保支付方式的现状分析第27-32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医疗服务现状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总额预付现状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按项目付费现状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3.2.4 按病种付费现状第31-32页
    3.3 S市医保支付方式存在的问题第32-36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医疗保险支付相关的政策法规仍不完善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医疗保险支付方式单一且按病种付费未受到足够重视第33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信息采集标准不统一导致数据利用率低下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3.3.4 医疗保险基金预算管理水平有待提高第34页
        3.3.5 医疗保险的外围配套设施不够健全第34-36页
4 国内外医疗保险支付方式经验启示第36-44页
    4.1 国外发达国家医疗保险支付模式第36-39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美国模式第36-37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德国模式第37-38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 新加坡模式第38-39页
    4.2 国内典型城市医疗保险支付方式第39-41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北京市医疗保险支付方式第39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上海市医疗保险支付方式第39-40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镇江市医疗保险支付方式第40-41页
    4.3 国内外医疗保险支付方式改革的经验特点第41-44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预付制代替后付制成为主要的支付方式第41-42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单一的支付方式逐渐向混合多元化支付转变第42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支付标准更加统一化和精细化第42-44页
5 完善S市医疗保险支付方式的对策建议第44-48页
    5.1 健全医疗保险制度,建立多层次医疗保险保障体系第44-45页
    5.2 继续推行总额预付下按病种付费为主的多元化支付方式第45-46页
    5.3 利用互联网技术建立大数据下信息共享机制第46页
    5.4 加强医疗保险基金预算管理和监督第46-47页
    5.5 积极发挥外围配套措施作用第47-48页
6 结论与展望第48-50页
参考文献第50-52页
致谢第52-53页

论文共53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融资约束对出口企业成本加成的影响研究
下一篇:基于OBDⅡ的UBI车险费评定模型的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