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7-9页 |
Abstract | 第9-11页 |
缩略语表 | 第12-14页 |
1 文献综述 | 第14-25页 |
1.1 寄生线虫概述 | 第14-15页 |
1.2 粪类圆线虫简介概述 | 第15-19页 |
1.2.1 粪类圆线虫生活史 | 第15-16页 |
1.2.2 粪类圆线虫形态学 | 第16-17页 |
1.2.3 粪类圆线虫病的症状及其流行病学 | 第17-19页 |
1.2.4 粪类圆线虫的诊断,治疗和防控 | 第19页 |
1.3 沙鼠属研究概述 | 第19-21页 |
1.3.1 长爪沙鼠生物学特征 | 第19-20页 |
1.3.2 子午沙鼠生物学特征 | 第20-21页 |
1.4 秀丽隐杆线虫的dpy-2基因的相关研究 | 第21页 |
1.5 CRISPR/Cas9系统 | 第21-25页 |
1.5.1 CRISPR/Cas9系统基本结构和作用机制 | 第21-22页 |
1.5.2 CRISPR/Cas9系统在寄生虫领域的应用 | 第22-25页 |
2 研究目的与意义 | 第25-27页 |
3 材料与方法 | 第27-49页 |
3.1 实验材料 | 第27-28页 |
3.1.1 实验动物及试验用菌株、载体 | 第27页 |
3.1.2 主要仪器 | 第27页 |
3.1.3 主要试剂 | 第27-28页 |
3.2 实验溶液的配置 | 第28-29页 |
3.3 试验方法 | 第29-49页 |
3.3.1 虫体的收集及实验动物感染模型的建立 | 第29-31页 |
3.3.2 生物信息学网站及软件 | 第31-32页 |
3.3.3 DNA的提取 | 第32-33页 |
3.3.4 RNA的提取 | 第33页 |
3.3.5 粪类圆线虫18SrRNA基因的扩增及测序 | 第33-34页 |
3.3.6 构建粪类圆线虫转基因质粒 | 第34-37页 |
3.3.7 粪类圆线虫CRISPR/Cas9系统的构建 | 第37-41页 |
3.3.8 构建gRNA打靶质粒 | 第41-44页 |
3.3.9 gRNA靶点切割效率检测实验 | 第44-46页 |
3.3.10 反转录PCR | 第46-47页 |
3.3.11 巢式PCR扩增 | 第47-49页 |
4 结果与分析 | 第49-72页 |
4.1 长爪沙鼠和子午沙鼠感染粪类圆线虫模型的建立 | 第49-57页 |
4.1.1 1000条感染性三期幼虫(iL3)感染长爪沙鼠 | 第49页 |
4.1.2 170条感染性三期幼虫(iL3)感染长爪沙鼠 | 第49-50页 |
4.1.3 1000条感染性三期(iL3)感染子午沙鼠 | 第50-51页 |
4.1.4 寄生在长爪沙鼠体内寄生雌虫的鉴定 | 第51-52页 |
4.1.5 寄生在长爪沙鼠体内寄生雌虫的观察 | 第52页 |
4.1.6 粪类圆线虫寄生雌虫和自感染三期的DIC和激光共聚焦观察 | 第52-54页 |
4.1.7 比格犬、长爪沙鼠和子午沙鼠体内寄生雌虫和自感染三期的体长、直径参数的测定 | 第54页 |
4.1.8 比格犬,长爪沙鼠和子午沙鼠感染粪类圆线虫前后血液生理值、血清生化值的测定 | 第54-56页 |
4.1.9 感染的比格犬、长爪沙鼠和子午沙鼠十二指肠HE染色 | 第56-57页 |
4.2 通过粪类圆线虫雄虫生殖细胞的转基因研究 | 第57-60页 |
4.2.1 pAJ20转基因自由生活雌虫的表达谱 | 第57-59页 |
4.2.2 pAJ20转基因自由生活雄虫的表达谱 | 第59-60页 |
4.3 粪类圆线虫CRISPR/Cas9基因敲除方法的初步尝试 | 第60-72页 |
4.3.1 候选敲除基因Dumpy-2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| 第60-61页 |
4.3.2 候选敲除基因Dumpy-2的扩增 | 第61页 |
4.3.3 pAJ50-Cas9质粒的构建 | 第61-65页 |
4.3.4 pXL-BACII-gRNA载体的构建 | 第65-66页 |
4.3.5 gRNA靶点效率检测 | 第66-70页 |
4.3.6 构建同源修复模板 | 第70页 |
4.3.7 反转录PCR | 第70-71页 |
4.3.8 显微注射和检测 | 第71-72页 |
5 讨论 | 第72-77页 |
5.1 理想的粪类圆线虫实验动物模型建立和分析 | 第72-73页 |
5.2 通过粪类圆线虫自由生活的雄虫的生殖细胞进行转基因研究 | 第73-74页 |
5.3 影响CRISPR/Cas9系统在粪类圆线虫中应用的因素 | 第74-77页 |
6 结论 | 第77-7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8-90页 |
附录一 | 第90-96页 |
附录二 | 第96-97页 |
致谢 | 第97-9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