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交通运输论文--公路运输论文--桥涵工程论文--桥梁试验观测与检定论文

基于车辆动力响应的梁式桥损伤识别研究

致谢第7-8页
摘要第8-9页
Abstract第9-10页
1 绪论第16-28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第16-17页
    1.2 损伤识别研究现状第17-26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基于桥梁动力响应的损伤识别研究第18-20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基于车辆动力响应的损伤识别研究第20-23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基于振型及其衍生量的损伤识别研究第23-26页
    1.3 本文的主要工作第26-28页
2 基于车辆响应的损伤识别理论基础第28-49页
    2.1 车桥振动模型第28-34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移动集中力模型第28-30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移动质量块模型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移动簧上质量块模型第31-34页
    2.2 车桥耦合有限元模型第34-35页
    2.3 Newmark-β法动力求解流程第35-38页
    2.4 基于车辆响应的振型识别第38-41页
        2.4.1 希尔伯特变换第38-39页
        2.4.2 带通滤波器第39页
        2.4.3 理论推导第39-41页
    2.5 数值算例第41-47页
        2.5.1 车速影响第43-44页
        2.5.2 随机车流的影响第44-45页
        2.5.3 损伤桥梁的振型识别第45-47页
    2.6 本章小结第47-49页
3 损伤位置识别第49-62页
    3.1 损伤定位指标第49-50页
    3.2 数值算例第50-61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损伤位置及程度影响第52-56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多损伤工况第56-57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速度不均匀的影响第57-58页
        3.2.4 噪声影响第58-59页
        3.2.5 路面粗糙度影响第59-61页
    3.3 本章小结第61-62页
4 损伤程度估计第62-68页
    4.1 损伤方程第62-63页
    4.2 数值算例第63-67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单损伤工况第63-64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多损伤工况第64-65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车速不均匀的影响第65页
        4.2.4 噪音影响第65-66页
        4.2.5 路面粗糙度影响第66-67页
    4.3 本章小结第67-68页
5 实验验证第68-75页
    5.1 模型制作第68-70页
    5.2 实验步骤第70页
    5.3 实验结果第70-74页
    5.4 本章小结第74-75页
6 结论与展望第75-77页
    6.1 主要工作和结论第75页
    6.2 展望第75-77页
参考文献第77-83页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第83页

论文共83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诺水河风景区双峰垭隧道岩溶涌突水预测及其环境影响
下一篇:基于环境激励的钢管混凝土拱桥模态参数识别及模型修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