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8-13页 |
1.1 研究背景和意义 | 第8-9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进展 | 第9-11页 |
1.2.1 气溶胶来源解析 | 第9-11页 |
1.2.2 气溶胶粒径分布及化学成分特征研究 | 第11页 |
1.3 研究内容及目标 | 第11-13页 |
1.3.1 主要研究内容 | 第11-12页 |
1.3.2 研究目标 | 第12-13页 |
第二章 实验与研究方法 | 第13-20页 |
2.1 观测时间及观测站点 | 第13页 |
2.2 仪器介绍 | 第13-16页 |
2.2.1 气溶胶粒径谱观测仪器 | 第13-14页 |
2.2.2 气溶胶质量浓度观测仪器 | 第14页 |
2.2.3 水溶性离子及碳组分观测仪器 | 第14-16页 |
2.2.4 污染气体观测仪器 | 第16页 |
2.3 分析方法 | 第16-20页 |
2.3.1 PMF源解析模型 | 第16-18页 |
2.3.2 后向轨迹模型 | 第18页 |
2.3.3 权重轨迹分析 | 第18页 |
2.3.4 IMPROVE方法 | 第18-20页 |
第三章 长三角典型地区冬季气溶胶来源解析 | 第20-30页 |
3.1 天气形势与污染特征介绍 | 第20-22页 |
3.2 PMF源解析结果 | 第22-29页 |
3.2.1 南京气溶胶来源解析 | 第24-26页 |
3.2.2 苏州气溶胶来源解析 | 第26-27页 |
3.2.3 临安本底站气溶胶来源解析 | 第27-29页 |
3.3 本章小结 | 第29-30页 |
第四章 冬季临安大气本底站主导排放源气溶胶粒径分布 | 第30-37页 |
4.1 临安大气本底站气溶胶污染特征 | 第30-32页 |
4.1.1 气溶胶数谱和表面积谱特征 | 第30-31页 |
4.1.2 气溶胶数浓度日变化特征 | 第31-32页 |
4.2 不同排放源下气溶胶数浓度谱和表面积浓度谱分布特征 | 第32-33页 |
4.3 不同排放源下气溶胶数浓度和表面积浓度日变化特征 | 第33-35页 |
4.4 本章小结 | 第35-37页 |
第五章 不同污染天气溶胶粒径分布和化学成分变化特征 | 第37-49页 |
5.1 大风、静稳期间气象要素、颗粒物污染特征 | 第37-39页 |
5.2 不同污染天气溶胶粒径分布特征 | 第39-43页 |
5.3 气溶胶粒径分布与大气能见度关系 | 第43-45页 |
5.4 不同污染天颗粒物化学组分及消光贡献比较 | 第45-48页 |
5.5 本章小结 | 第48-49页 |
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49-51页 |
6.1 结论 | 第49页 |
6.2 特色和创新 | 第49页 |
6.3 展望 | 第49-5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1-60页 |
作者介绍 | 第60-62页 |
致谢 | 第6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