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S公司集装箱滞期费管控改进研究
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0-19页 |
1.1 研究背景、目的和意义 | 第10-14页 |
1.1.1 研究的背景 | 第10-13页 |
1.1.2 研究的目的 | 第13-14页 |
1.1.3 研究的意义 | 第14页 |
1.2 集装箱滞期费管控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4-16页 |
1.2.1 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4页 |
1.2.2 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4-16页 |
1.3 本文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| 第16-19页 |
1.3.1 研究思路 | 第16-18页 |
1.3.2 研究方法 | 第18-19页 |
第2章 集装箱滞期费及相关管控理论综述 | 第19-25页 |
2.1 集装箱滞期费概述 | 第19-23页 |
2.1.1 集装箱运输流程 | 第19-21页 |
2.1.2 集装箱滞期费的含义和特征 | 第21页 |
2.1.3 集装箱滞期费的类型 | 第21页 |
2.1.4 集装箱滞期费的计算标准 | 第21-23页 |
2.2 滞期费管控改进的理论基础 | 第23-25页 |
2.2.1 流程改造理论 | 第23-24页 |
2.2.2 价值链管理 | 第24-25页 |
第3章 CS公司滞期费管控现状分析 | 第25-44页 |
3.1 CS公司简介 | 第25页 |
3.2 CS公司滞期费管控现状 | 第25-37页 |
3.2.1 滞期费管理系统介绍 | 第25-30页 |
3.2.2 滞期费管控流程 | 第30-33页 |
3.2.3 滞期费管控的价值曲线 | 第33-34页 |
3.2.4 滞期费管控的组织结构及各部门职责 | 第34-35页 |
3.2.5 滞期费管控的指标数据统计 | 第35-37页 |
3.3 CS公司滞箱费管控问题分析 | 第37-44页 |
3.3.1 管理系统分散、存在信息孤岛 | 第38页 |
3.3.2 流程缺失或重复 | 第38-40页 |
3.3.3 职能部门多权责不明确 | 第40-41页 |
3.3.4 存在坏账风险 | 第41-42页 |
3.3.5 大数据管理利用落后 | 第42-44页 |
第4章 CS公司滞期费管控改进设计 | 第44-62页 |
4.1 滞期费管控改进的目标、原则和思路 | 第44-46页 |
4.1.1 滞期费管控改进的目标 | 第44页 |
4.1.2 滞期费管控改进的原则 | 第44-45页 |
4.1.3 滞期费管控改进的思路 | 第45-46页 |
4.2 滞期费管控改进方案的设计内容 | 第46-55页 |
4.2.1 优化流程提升效率 | 第46-50页 |
4.2.2 优化职能部门职责 | 第50-51页 |
4.2.3 完善风险防控管理 | 第51-54页 |
4.2.4 整合系统数据共享 | 第54-55页 |
4.2.5 加强大数据的挖掘和利用 | 第55页 |
4.3 改进方案实施计划 | 第55-57页 |
4.4 改进前后的预计效果对比 | 第57-62页 |
4.4.1 客户服务 | 第57-58页 |
4.4.2 风险控制能力 | 第58-59页 |
4.4.3 滞期费管理指标 | 第59-60页 |
4.4.4 滞期费管控改进后的价值曲线 | 第60-62页 |
第5章 CS公司滞期费管理改进方案实施的保障措施 | 第62-67页 |
5.1 加强改进方案的宣传教育 | 第62-63页 |
5.1.1 做好与管理层的沟通和汇报 | 第62页 |
5.1.2 做好对员工的思想教育 | 第62-63页 |
5.2 组建改进方案实施的优秀团队 | 第63-64页 |
5.2.1 管理层作为团队成员 | 第63页 |
5.2.2 聘请流程管理顾问 | 第63-64页 |
5.2.3 精通业务的信息技术骨干参与 | 第64页 |
5.3 建立方案推进的绩效考核 | 第64-66页 |
5.3.1 明确方案推进时间节点 | 第65页 |
5.3.2 制定方案推进考核办法 | 第65页 |
5.3.3 正确运用考核结果 | 第65-66页 |
5.4 建立管理改进的长效机制 | 第66-67页 |
第6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67-69页 |
6.1 结论 | 第67-68页 |
6.2 展望 | 第68-6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9-72页 |
致谢 | 第7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