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连港智慧物流协同平台建设规划研究
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1-18页 |
1.1 选题背景及意义 | 第11-12页 |
1.1.1 选题的背景 | 第11页 |
1.1.2 选题的意义 | 第11-12页 |
1.2 研究内容及方法 | 第12-13页 |
1.2.1 研究内容 | 第12-13页 |
1.2.2 研究方法 | 第13页 |
1.3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3-18页 |
1.3.1 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3-15页 |
1.3.2 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5-16页 |
1.3.3 相关经验借鉴 | 第16-18页 |
第2章 相关概念与相关理论 | 第18-23页 |
2.1 物流协同 | 第18页 |
2.2 港口物流与港口物流信息化 | 第18-19页 |
2.3 智慧港口与港口物联网 | 第19页 |
2.4 港口大数据与港口云(云计算) | 第19-20页 |
2.5 智慧港口物流协同的内涵 | 第20-21页 |
2.6 智慧港口物流协同的体系结构 | 第21-23页 |
第3章 大连港及其信息化现状分析 | 第23-32页 |
3.1 大连港现状 | 第23-25页 |
3.1.1 基础概况 | 第23-24页 |
3.1.2 信息化现状分析 | 第24-25页 |
3.2 业务现状 | 第25-31页 |
3.2.1 进境物流业务分析 | 第25-27页 |
3.2.2 出境物流业务分析 | 第27-29页 |
3.2.3 过境物流业务分析 | 第29-30页 |
3.2.4 集装箱拆拼业务分析 | 第30页 |
3.2.5 海上中转业务分析 | 第30页 |
3.2.6 海铁联运业务分析 | 第30-31页 |
3.2.7 专项物流业务分析 | 第31页 |
3.3 分析综述 | 第31-32页 |
第4章 大连港智慧物流协同平台系统规划及建议 | 第32-51页 |
4.1 目标 | 第32页 |
4.2 建设原则 | 第32-33页 |
4.2.1 先进性 | 第32页 |
4.2.2 安全性 | 第32页 |
4.2.3 准确性 | 第32页 |
4.2.4 可靠性 | 第32-33页 |
4.2.5 可扩展性 | 第33页 |
4.2.6 易用性 | 第33页 |
4.2.7 标准性 | 第33页 |
4.3 建设思路 | 第33页 |
4.4 总体规划 | 第33页 |
4.5 功能设计 | 第33-39页 |
4.6 核心技术及应用方案 | 第39-44页 |
4.6.1 港口物联网技术 | 第39-42页 |
4.6.2 港口云计算技术 | 第42-43页 |
4.6.3 港口大数据技术 | 第43页 |
4.6.4 信息资源规划方法 | 第43-44页 |
4.7 支撑体系规划 | 第44-48页 |
4.7.1 大数据中心 | 第44-47页 |
4.7.2 物流标准 | 第47-48页 |
4.8 平台运营组织架构与经营管理 | 第48-50页 |
4.8.1 平台运营组织架构 | 第48-49页 |
4.8.2 平台经营管理 | 第49-50页 |
4.9 港内环境规划 | 第50页 |
4.10 港外环境规划 | 第50-51页 |
第5章 大连港智慧物流协同平台技术应用设计 | 第51-63页 |
5.1 技术架构 | 第51-57页 |
5.1.1 信息采集技术 | 第51页 |
5.1.2 数据交互技术 | 第51-52页 |
5.1.3 技术架构与技术选型 | 第52-57页 |
5.2 安全架构 | 第57-63页 |
5.2.1 设计原则 | 第57-58页 |
5.2.2 设计方案 | 第58-63页 |
第6章 研究总结与展望 | 第63-64页 |
6.1 研究工作总结 | 第63页 |
6.2 问题与展望 | 第63-6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4-68页 |
致谢 | 第6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