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9-33页 |
1.1 概述 | 第9-14页 |
1.1.1 金属?金属键的定义 | 第9页 |
1.1.2 金属?金属键的判据 | 第9-10页 |
1.1.3 金属?金属键的发展 | 第10-14页 |
1.2 第Ⅱ_A族金属?金属键化合物及反应性研究 | 第14-20页 |
1.2.1 Mg?Mg键化合物的合成及性质 | 第14-17页 |
1.2.2 Mg?Mg键化合物的反应性研究 | 第17-20页 |
1.3 金属?金属键化合物与有机叠氮的反应性研究 | 第20-23页 |
1.4 金属?金属键化合物与碳二亚胺类化合物的反应性研究 | 第23-24页 |
1.5 选题目的及意义 | 第24-2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26-33页 |
第二章 [K(THF)_3]_2[LMg?MgL]化合物与有机叠氮的反应性研究 | 第33-49页 |
2.1 前言 | 第33-34页 |
2.2 实验部分 | 第34-37页 |
2.2.1 药品、试剂和测试仪器 | 第34-36页 |
2.2.2 实验说明 | 第36页 |
2.2.3 化合物[L~((-H))Mg(μ-N=CHPh)_2MgL~((-H))](2)的合成与表征 | 第36页 |
2.2.4 化合物[K(Et_2O)]_2{LMg(THF)[μ-N(Ph)C(Ph)_2]_2MgL}(3)的合成与表征 | 第36-37页 |
2.3 结果与讨论 | 第37-43页 |
2.3.1 化合物[L~((-H))Mg(μ-N=CHPh)_2MgL~((-H))(2)的晶体描述 | 第37-39页 |
2.3.2 化合物[K(Et_2O)]_2{LMg(THF)[μ-N(Ph)C(Ph)_2]_2MgL}(3)的晶体描述 | 第39-43页 |
2.4 化合物1-5的DFT计算 | 第43-44页 |
2.5 小结 | 第44-4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5-49页 |
第三章 [K(THF)_3]_2[LMg?MgL]化合物与碳二亚胺类化合物的反应性研究 | 第49-55页 |
3.1 前言 | 第49-50页 |
3.2 实验部分 | 第50-51页 |
3.2.1 药品及试剂 | 第50页 |
3.2.2 化合物[LMg(THF))(μ-CyNCNCy)_2Mg(THF)L](6)的合成与表征 | 第50页 |
3.2.3 化合物[LMg(μ-NCNSiMe_3)_2MgL](k-THF)_2(7)的合成与表征 | 第50页 |
3.2.4 化合物{LMg[μ-(2,6-~iPr_2C_6H_3)_2NCN]}(8)的合成与表征 | 第50-51页 |
3.3 结果与讨论 | 第51-54页 |
3.3.1 化合物[LMg(THF))(μ-CyNCNCy)_2Mg(THF)L](6)的晶体结构 | 第52页 |
3.3.2 化合物[LMg(μ-NCNSiMe_3)_2MgL](k-THF)_2(7)的晶体结构 | 第52-53页 |
3.3.3 化合物{LMg[μ-(2,6-~iPr_2C_6H_3)_2NCN]}(8)的晶体结构 | 第53-54页 |
3.4 小结 | 第54-55页 |
第四章 菲-二亚胺配体Mg?Mg键化合物的合成及表征 | 第55-64页 |
4.1 前言 | 第55-56页 |
4.2 实验部分 | 第56-57页 |
4.2.1 药品及试剂 | 第56-57页 |
4.2.2 化合物[K(THF)_3]_2[L~2Mg?MgL~2](9)的合成与表征 | 第57页 |
4.3 结果与讨论 | 第57-59页 |
4.3.1 化合物[K(THF)_3]_2[L~2Mg?MgL~2](9)的晶体描述 | 第57-59页 |
4.4 化合物[K(THF)_3]_2[L~2Mg?MgL~2](9)量化计算 | 第59-60页 |
4.5 化合物[K(THF)_3]_2[L~2Mg?MgL~2](9)的光谱研究 | 第60-63页 |
4.5.1 化合物[K(THF)_3]_2[L~2Mg?MgL~2](9)的紫外吸收谱 | 第60-62页 |
4.5.2 化合物[K(THF)_3]_2[L~2Mg?MgL~2](9)的荧光发射谱 | 第62-63页 |
4.6 小结 | 第63-64页 |
总结 | 第6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4-69页 |
附图 | 第69-71页 |
附表 | 第71-85页 |
致谢 | 第85-86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| 第86-8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