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经济论文--工业经济论文--中国工业经济论文--工业部门经济论文

不同宣传条件下环保车购买中的搭便车行为的比较研究

摘要第4-5页
ABSTRACT第5页
第1章 绪论第9-20页
    1.1 问题的提出第9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研究背景第9-11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研究目的第11页
        1.1.3 研究意义第11-12页
    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国外研究现状第12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国内研究现状第13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国内外研究结果综述简析第15页
    1.3 研究内容以及研究思路与方法第15-20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研究内容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研究思路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3.3 研究方法第17-20页
第2章 搭便车实验的理论基础第20-35页
    2.1 搭便车实验的主要概念界定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搭便车第20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搭便车系数第20-21页
    2.2 搭便车实验的理论第21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公共产品理论第21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外部性理论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理性假设的悖论第22-23页
    2.3 环保车购买中的搭便车行为的分析第23-28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环保车的概念界定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我国环保车购买中的搭便车问题的主要来源第24-27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我国环保车购买中的搭便车问题所产生的影响第27-28页
    2.4 分析环保车购买中的搭便车行为的理论第28-30页
        2.4.1 社会比较理论第28页
        2.4.2 框架效应理论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2.4.3 互惠理论第29页
        2.4.4 不平等厌恶理论第29-30页
    2.5 引入宣传的相关概念第30-33页
        2.5.1 宣传的来源分析第30页
        2.5.2 宣传力度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2.5.3 框架效应第31页
        2.5.4 社会信息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2.5.5 不同的宣传组合第32-33页
    2.6 本章小结第33-35页
第3章 搭便车实验的程序设计第35-46页
    3.1 收益框架效应下宣传的搭便车实验第35-39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实验假设第35-36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实验思路第36-38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实验设计第38-39页
    3.2 损失框架效应下宣传的搭便车实验第39-42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实验假设第39-40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实验思路第40-41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实验设计第41-42页
    3.3 实验操作第42-44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招募参试者第42-44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实验具体流程第44页
    3.4 本章小结第44-46页
第4章 搭便车实验结果分析第46-67页
    4.1 组间非参数检验及模型构建原理第46-50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组间的非参数检验第46-47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模型构建原理和步骤第47-50页
    4.2 收益框架效应下宣传的搭便车实验结果分析第50-57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实验结果第50-52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建立回归模型第52-54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精度分析第54-56页
        4.2.4 模型拟合效果分析第56-57页
    4.3 损失框架效应下宣传的实验结果分析第57-61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实验结果第57-59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建立回归模型第59-60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精度分析第60-61页
        4.3.4 模型拟合效果分析第61页
    4.4 不同框架效应下宣传的比较分析第61-64页
        4.4.1 不同阶段的平均搭便车水平的比较分析第61-64页
        4.4.2 不同的宣传组合的比较分析第64页
    4.5 减少搭便车行为的对策建议第64-66页
    4.6 本章小结第66-67页
结论第67-68页
参考文献第68-73页
致谢第73页

论文共73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机动车维修行业品牌建设分析与研究--以西安市为例
下一篇:混合动力汽车电驱动单元伺服控制仿真验证平台设计与实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