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层民警职业压力缓解对策研究--以新疆克拉玛依市民警为例
| 摘要 | 第9-10页 |
| ABSTRACT | 第10-11页 |
| 导论 | 第12-19页 |
| 一、研究背景及意义 | 第12-14页 |
| (一)研究背景 | 第12-13页 |
| (二)研究意义 | 第13-14页 |
| 二、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述评 | 第14-17页 |
| (一)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4-15页 |
| (二)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5-16页 |
| (三)简要述评 | 第16-17页 |
| 三、研究方法 | 第17-18页 |
| (一)文献法 | 第17页 |
| (二)访谈法 | 第17页 |
| (三)问卷法 | 第17页 |
| (四)统计分析法 | 第17-18页 |
| 四、研究重点、难点以及创新点 | 第18-19页 |
| (一)研究重点 | 第18页 |
| (二)研究难点 | 第18页 |
| (三)创新点 | 第18-19页 |
| 第一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| 第19-28页 |
| 一、相关概念界定 | 第19-22页 |
| (一)基层民警 | 第19页 |
| (二)工作压力与症状 | 第19-20页 |
| (三)工作压力源 | 第20页 |
| (四)职业认同感 | 第20-21页 |
| (五)工作满意度 | 第21-22页 |
| 二、理论基础 | 第22-28页 |
| (一)激励理论 | 第22-25页 |
| (二)职业忠诚度理论 | 第25页 |
| (三)组织文化理论 | 第25-26页 |
| (四)个体——环境匹配、交互理论 | 第26-28页 |
| 第二章 克拉玛依市公安局基层民警队伍建设现状 | 第28-36页 |
| 一、克拉玛依市基本情况 | 第28页 |
| 二、克拉玛依市公安局队伍简况 | 第28-32页 |
| (一)机构设置情况 | 第29页 |
| (二)实有人员情况 | 第29页 |
| (三)年龄结构情况 | 第29-30页 |
| (四)政治面貌情况 | 第30页 |
| (五)学历情况 | 第30-31页 |
| (六)警力配置情况 | 第31页 |
| (七)人员职级情况 | 第31-32页 |
| 三、克拉玛依市基层民警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| 第32-36页 |
| (一)严峻的社会治安形势与警力不足的矛盾 | 第32-33页 |
| (二)无限拓展的职能和包打天下的无奈 | 第33页 |
| (三)民警健康状况堪忧 | 第33-34页 |
| (四)执法风险的困扰 | 第34-35页 |
| (五)职业保障体系不完善 | 第35-36页 |
| 第三章 克拉玛依市基层民警职业压力调查 | 第36-59页 |
| 一、问卷设计与情况说明 | 第36-44页 |
| (一)问卷设计 | 第36页 |
| (二)问卷编制过程 | 第36-43页 |
| (三)问卷说明 | 第43-44页 |
| 二、问卷信度和效度分析 | 第44-45页 |
| (一)信度分析 | 第44页 |
| (二)效度分析 | 第44-45页 |
| 三、问卷数据分析 | 第45-52页 |
| (一)基本情况 | 第45-47页 |
| (二)职业认同感调查问卷结果统计 | 第47-49页 |
| (三)满意度问卷调查 | 第49-50页 |
| (四)压力分析 | 第50-52页 |
| 四、克拉玛依市基层民警职业压力现状 | 第52-56页 |
| (一)工作性质高度危险 | 第53页 |
| (二)工作任务繁重不堪 | 第53-54页 |
| (三)加班加点身心疲惫 | 第54页 |
| (四)滋生疲劳厌战情绪 | 第54-55页 |
| (五)健康状况不容乐观 | 第55-56页 |
| (六)民警自我压力加大 | 第56页 |
| 五、基层民警产生职业压力的原因分析 | 第56-59页 |
| (一)社会因素 | 第56-57页 |
| (二)环境因素 | 第57页 |
| (三)家庭因素 | 第57页 |
| (四)自身因素 | 第57-59页 |
| 第四章 缓解基层民警职业压力的对策建议 | 第59-66页 |
| 一、加强队伍管理 | 第59-60页 |
| (一)引导民警坚定理想信念 | 第59页 |
| (二)落实“一岗双责”工作机制 | 第59页 |
| (三)创新民警思想教育形式 | 第59页 |
| (四)加强政工干部自身建设 | 第59-60页 |
| 二、落实从优待警 | 第60页 |
| (一)基于政治关心的视角 | 第60页 |
| (二)基于工作爱护的视角 | 第60页 |
| (三)基于生活体恤的视角 | 第60页 |
| 三、提升职业能力 | 第60-61页 |
| (一)自觉不断学习 | 第61页 |
| (二)学会自我调节 | 第61页 |
| (三)强化对警察职业的心理认同 | 第61页 |
| 四、健全激励机制 | 第61-63页 |
| (一)健全晋升通道 | 第61-62页 |
| (二)真正倾斜基层 | 第62页 |
| (三)提升经济待遇 | 第62页 |
| (四)建构职业保障机制 | 第62-63页 |
| (五)完善激励机制 | 第63页 |
| 五、丰富警营生活 | 第63-66页 |
| (一)建立完善文化发展机制 | 第63-64页 |
| (二)加快文化基础设施建设 | 第64页 |
| (三)加强警民联系 | 第64页 |
| (四)开展慰问活动 | 第64-66页 |
| 结束语 | 第66-68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68-70页 |
| 附录1 | 第70-71页 |
| 附录2 | 第71-74页 |
| 后记 | 第7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