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2-3页 |
Abstract | 第3页 |
中文文摘 | 第4-8页 |
绪论 | 第8-12页 |
一、选题背景 | 第8页 |
二、理论研究的现状 | 第8-11页 |
三、研究目标 | 第11页 |
四、研究意义 | 第11-12页 |
第一章 学习迁移理论概述 | 第12-16页 |
第一节 学习迁移概念的界定 | 第12-13页 |
一、学习迁移的概念 | 第12页 |
二、学习迁移的分类 | 第12-13页 |
第二节 学习迁移理论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要求 | 第13-16页 |
一、发挥学生在学习迁移中的主体性作用 | 第13页 |
二、培养良好的学习态度,促进优良学习品质的迁移 | 第13页 |
三、结合社会实践,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迁移 | 第13-16页 |
第二章 高中《生活与哲学》教学在学习迁移方面存在的问题 | 第16-20页 |
第一节 高中《生活与哲学》教学在学习迁移方面存在的问题 | 第16-17页 |
一、知识迁移不理想 | 第16页 |
二、思维迁移不重视 | 第16-17页 |
三、实践应用不充分 | 第17页 |
第二节 对存在问题的反思 | 第17-20页 |
一、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| 第17-18页 |
二、问题解决的着力点 | 第18-20页 |
第三章 高中《生活与哲学》教学促进学习迁移的策略 | 第20-30页 |
第一节 高中《生活与哲学》教学促进学习迁移的教学原则 | 第20-21页 |
一、促进学习迁移需要立足实际 | 第20页 |
二、促进学习迁移注重渐进性特点 | 第20-21页 |
三、促进学习迁移需要体现综合性特点 | 第21页 |
第二节 高中《生活与哲学》教学促进学习迁移的目标 | 第21-22页 |
一、基础性目标 | 第21页 |
二、发展性目标 | 第21-22页 |
第三节 高中《生活与哲学》教学促进知识迁移的横向策略 | 第22-24页 |
一、趣味教学促进知识迁移 | 第22-23页 |
二、强化训练促进知识迁移 | 第23-24页 |
三、完善能力结构促进知识迁移 | 第24页 |
第四节 高中《生活与哲学》教学促进思维迁移的纵向策略 | 第24-30页 |
一、点拨启发促进思维迁移 | 第25-27页 |
二、探究学习促进能力提升 | 第27-28页 |
三、教学拓展促进实践应用 | 第28-30页 |
第四章 高中《生活与哲学》教学学习迁移策略实施的新要求 | 第30-38页 |
第一节 学习迁移策略实施对教师的新要求 | 第30-33页 |
一、教师修养的提升 | 第30-32页 |
二、教师角色的转换 | 第32-33页 |
三、对话教学艺术的提高 | 第33页 |
第二节 学习迁移策略实施对学生的新要求 | 第33-35页 |
一、学生哲学思维方式的养成 | 第33-34页 |
二、学生积极的学习迁移心理的培养 | 第34页 |
三、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| 第34-35页 |
第三节 学习迁移策略实施促进教学方法的转变 | 第35-38页 |
一、从封闭式教学向开放式教学的转变 | 第35页 |
二、从“知识论”教学向“方法论”教学的转变 | 第35-36页 |
三、从理论性教学到实践性教学的转变 | 第36-38页 |
结论 | 第38-40页 |
附录 | 第40-4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6-52页 |
致谢 | 第5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