面向大型旋转空间碎片捕获的接触式消旋技术研究
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0-21页 |
1.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| 第10-11页 |
1.2 主动移除技术综述 | 第11-13页 |
1.3 消旋技术发展综述 | 第13-18页 |
1.3.1 非接触式消旋研究现状 | 第13-15页 |
1.3.2 接触式消旋研究现状 | 第15-18页 |
1.4 国内外研究现状简析 | 第18-20页 |
1.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| 第20-21页 |
第2章 大型旋转空间碎片消旋分析 | 第21-42页 |
2.1 引言 | 第21页 |
2.2 空间碎片运动分析 | 第21-30页 |
2.2.1 空间碎片运动特征分析 | 第22-26页 |
2.2.2 单轴运动的空间碎片 | 第26-28页 |
2.2.3 三轴运动的空间碎片 | 第28-30页 |
2.3 消旋力矩分析 | 第30-32页 |
2.3.1 消旋力矩的形式 | 第30-31页 |
2.3.2 消旋力矩的大小 | 第31-32页 |
2.4 消旋动力学分析 | 第32-40页 |
2.4.1 单轴运动碎片消旋 | 第32-35页 |
2.4.2 三轴运动碎片消旋 | 第35-39页 |
2.4.3 三轴消旋中消旋力矩的空间布局 | 第39-40页 |
2.5 本章小结 | 第40-42页 |
第3章 消旋机构设计 | 第42-61页 |
3.1 引言 | 第42页 |
3.2 消旋机构总体设计 | 第42-44页 |
3.2.1 主动移除系统简介 | 第42页 |
3.2.2 消旋机构技术要求 | 第42-43页 |
3.2.3 消旋机构设计方案 | 第43-44页 |
3.3 耗能器设计 | 第44-53页 |
3.3.1 摩擦副设计 | 第45-48页 |
3.3.2 摩擦副受力分析 | 第48-49页 |
3.3.3 电气传输模块 | 第49-50页 |
3.3.4 轴承的选型与安装 | 第50-51页 |
3.3.5 关键零部件校核 | 第51-53页 |
3.4 消旋机构位置参数优化 | 第53-58页 |
3.4.1 消旋机构的几何构型 | 第53页 |
3.4.2 消旋机构中的坐标变换 | 第53-56页 |
3.4.3 消旋机构位置参数优化 | 第56-58页 |
3.5 消旋机构设计 | 第58-60页 |
3.5.1 消旋机构 | 第58页 |
3.5.2 连接件设计 | 第58-60页 |
3.6 本章小结 | 第60-61页 |
第4章 消旋动力学仿真与反馈力分析 | 第61-72页 |
4.1 引言 | 第61页 |
4.2 消旋动力学仿真 | 第61-66页 |
4.2.1 耗能器摩擦模型 | 第61-62页 |
4.2.2 消旋机构Adams仿真模型 | 第62-63页 |
4.2.3 消旋过程仿真结果与分析 | 第63-66页 |
4.3 反馈力分析 | 第66-71页 |
4.3.1 反馈力和反馈力矩相关性分析 | 第66-68页 |
4.3.2 消旋过程中反馈力拟合 | 第68-70页 |
4.3.3 预加力选择 | 第70-71页 |
4.4 本章小结 | 第71-72页 |
第5章 消旋实验研究 | 第72-81页 |
5.1 引言 | 第72页 |
5.2 消旋机构地面实验平台简介 | 第72-73页 |
5.3 实验平台标定 | 第73-76页 |
5.3.1 目标处轴承摩擦转矩标定 | 第73-74页 |
5.3.2 中间轴系轴承摩擦转矩标定 | 第74-75页 |
5.3.3 耗能器摩擦转矩标定 | 第75-76页 |
5.4 消旋实验 | 第76-80页 |
5.4.1 静摩擦转矩分析 | 第76-77页 |
5.4.2 动摩擦转矩分析 | 第77-78页 |
5.4.3 单轴消旋实验及分析 | 第78-80页 |
5.5 本章小结 | 第80-81页 |
结论 | 第81-8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3-87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它成果 | 第87-89页 |
致谢 | 第8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