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1 绪论 | 第14-24页 |
1.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| 第14-16页 |
1.1.1 选题背景 | 第14-15页 |
1.1.2 研究意义 | 第15-16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6-21页 |
1.2.1 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6-19页 |
1.2.2 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9-21页 |
1.3 研究内容及论文框架 | 第21-22页 |
1.3.1 本文研究内容及方法 | 第21-22页 |
1.3.2 研究框架 | 第22页 |
1.4 创新点 | 第22-24页 |
2 相关的理论基础 | 第24-32页 |
2.1 ppp模式的相关理论 | 第24-27页 |
2.1.1 ppp模式的基本概念 | 第24页 |
2.1.2 ppp模式的基本特征 | 第24-25页 |
2.1.3 ppp模式的作用 | 第25-27页 |
2.2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 | 第27-32页 |
2.2.1 综合管廊的概念 | 第27页 |
2.2.2 综合管廊的类型 | 第27-30页 |
2.2.3 综合管廊的优缺点 | 第30-32页 |
3 综合管廊ppp项目的必要性及可行性分析 | 第32-36页 |
3.1 综合管廊项目引入ppp模式的必要性分析 | 第32-34页 |
3.2 综合管廊项目引入ppp模式的可行性分析 | 第34-36页 |
3.2.1 项目建设需求分析 | 第34页 |
3.2.2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项目的特点适合应用ppp模式 | 第34-36页 |
4 综合管廊ppp项目实施难点及应对措施 | 第36-52页 |
4.1 综合管廊ppp模式中非政府投资方的选择 | 第36-37页 |
4.1.1 选择社会资本的方式 | 第36页 |
4.1.2 社会资本的选择困境 | 第36页 |
4.1.3 社会资本选择的创新 | 第36-37页 |
4.2 综合管廊ppp模式的投资回报机制的建立 | 第37-46页 |
4.2.1 建立合理投资回报机制的重要性 | 第37-38页 |
4.2.2 建立合理投资回报机制的要点 | 第38-46页 |
4.2.2.1 确定合理的价格和收费机制 | 第38-44页 |
4.2.2.2 政府方要多采用股权合作方式支持ppp项目 | 第44-45页 |
4.2.2.3 通过适当的资源配置来增加社会资本方的投资回报 | 第45页 |
4.2.2.4 充分挖掘ppp项目本身的商业价值 | 第45页 |
4.2.2.5 鼓励社会资本方创新管理模式,提高运营效率 | 第45-46页 |
4.2.2.6 适当安排政府财政补贴 | 第46页 |
4.3 综合管廊ppp项目的风险管理 | 第46-52页 |
4.3.1 综合管廊ppp项目的主要风险 | 第46-48页 |
4.3.2 综合管廊ppp项目风险分担的原则 | 第48页 |
4.3.3 综合管廊ppp项目风险管理的主要难点及应对措施 | 第48-52页 |
5 某市地下综合管廊ppp项目案例分析 | 第52-60页 |
5.1 项目概况 | 第52-54页 |
5.1.1 项目背景 | 第52页 |
5.1.2 工程概况 | 第52-53页 |
5.1.3 项目采取ppp模式的必要性及可行性 | 第53-54页 |
5.2 ppp运作方式 | 第54-56页 |
5.2.1 项目运作方式 | 第54页 |
5.2.2 项目公司的股权结构 | 第54-55页 |
5.2.3 项目公司的融资安排 | 第55页 |
5.2.4 合同体系安排 | 第55-56页 |
5.3 项目的投资回报机制 | 第56-58页 |
5.3.1 回报机制设计 | 第56页 |
5.3.2 定价及调价机制 | 第56-58页 |
5.4 项目的风险分配 | 第58页 |
5.5 经验与建议 | 第58-60页 |
5.5.1 经验 | 第58页 |
5.5.2 问题与建议 | 第58-60页 |
6 结论与展望 | 第60-62页 |
6.1 研究结论 | 第60页 |
6.2 研究展望 | 第60-6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2-66页 |
致谢 | 第66-68页 |
作者简介 | 第68-6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