康复性景观在老年住区中的应用--昆明云青花园景观设计
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1-23页 |
1.1 研究背景 | 第11-13页 |
1.1.1 中国老龄化现状及问题 | 第11页 |
1.1.2 中国老年人健康状况与居住环境 | 第11-12页 |
1.1.3 康复性景观与项目契机 | 第12-13页 |
1.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| 第13-14页 |
1.3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4-20页 |
1.3.1 国外康复性景观研究现状 | 第14-18页 |
1.3.2 国内康复性景观研究现状 | 第18-20页 |
1.4 研究的内容及方法 | 第20-23页 |
1.4.1 研究内容 | 第20页 |
1.4.2 研究方法 | 第20-22页 |
1.4.3 研究框架 | 第22-23页 |
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案例调研分析 | 第23-35页 |
2.1 康复性景观的概念及相关理论基础 | 第23-25页 |
2.1.1 康复性景观的概念 | 第23页 |
2.1.2 园艺疗法理论 | 第23-24页 |
2.1.3 注意力恢复理论 | 第24页 |
2.1.4 自然助益假说理论 | 第24-25页 |
2.2 老年社区 | 第25页 |
2.3 相关案例调研分析 | 第25-33页 |
2.3.1 美国太阳城养老社区案例分析 | 第25-27页 |
2.3.2 日本横滨太阳城疗养院案例分析 | 第27-28页 |
2.3.3 昆明市鹤湾老年住区案例分析 | 第28-33页 |
2.4 小结 | 第33-35页 |
第三章 老年人需求分析及老年住区景观设计相关概述 | 第35-53页 |
3.1 老年人生理、心理及行为活动特征分析 | 第35-38页 |
3.1.1 老年人生理需求 | 第35页 |
3.1.2 老年人心理需求 | 第35-36页 |
3.1.3 老年人的行为活动特征 | 第36-38页 |
3.2 基于环境心理学的老年住区景观设计原则 | 第38-39页 |
3.2.1 生态原则 | 第38页 |
3.2.2 功能原则 | 第38页 |
3.2.3 安全原则 | 第38-39页 |
3.2.4 参与性原则 | 第39页 |
3.3 基于康复性景观的老年住区景观设计方法 | 第39-51页 |
3.3.1 基于康复性景观的老年住区景观设计要点 | 第39-40页 |
3.3.2 基于康复性景观的老年住区景观设计方法 | 第40-45页 |
3.3.3 五感体验设计 | 第45-51页 |
3.4 小结 | 第51-53页 |
第四章 基于康复性景观的昆明云青花园景观设计 | 第53-97页 |
4.1 项目概况及前期调研分析 | 第53-59页 |
4.1.1 区位分析 | 第53页 |
4.1.2 交通分析 | 第53-54页 |
4.1.3 周围环境 | 第54-55页 |
4.1.4 风分析 | 第55-56页 |
4.1.5 日照分析 | 第56-57页 |
4.1.6 场地文化分析 | 第57-59页 |
4.2 总体设计 | 第59-67页 |
4.2.1 平面布局 | 第59-60页 |
4.2.2 功能分区 | 第60-61页 |
4.2.3 景观轴线 | 第61-62页 |
4.2.4 交通设计 | 第62页 |
4.2.5 植物意向设计 | 第62-65页 |
4.2.6 标识及小品设计 | 第65-67页 |
4.3 分区设计应用 | 第67-96页 |
4.3.1 入口形象展示区 | 第67-72页 |
4.3.2 康乐复健区 | 第72-74页 |
4.3.3 感官体验区 | 第74-86页 |
4.3.4 文化运动养生区 | 第86-88页 |
4.3.5 休憩养生区 | 第88-91页 |
4.3.6 商业街区 | 第91-92页 |
4.3.7 滨河水岸区 | 第92-94页 |
4.3.8 无障碍设计 | 第94-96页 |
4.4 小结 | 第96-97页 |
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97-99页 |
5.1 总结 | 第97页 |
5.2 不足与展望 | 第97-99页 |
致谢 | 第99-10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01-105页 |
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设计作品获奖成果 | 第10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