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6-7页 |
ABSTRACT | 第7-8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2-28页 |
1.1 引言 | 第12-13页 |
1.2 玄武岩纤维 | 第13-15页 |
1.2.1 玄武岩 | 第13页 |
1.2.2 连续玄武岩纤维 | 第13页 |
1.2.3 玄武岩纤维的优异性能 | 第13-15页 |
1.2.4 短切玄武岩纤维的类型 | 第15页 |
1.2.5 短切玄武岩纤维的适用领域 | 第15页 |
1.2.6 玄武岩纤维的基本性能指标 | 第15页 |
1.3 玄武岩纤维混凝土 | 第15-18页 |
1.3.1 玄武岩纤维混凝土强度的影响因素 | 第16-17页 |
1.3.2 玄武岩纤维对混凝土的增强机理与破坏机理 | 第17-18页 |
1.4 玄武岩纤维混凝土应用概况和研究前景 | 第18-19页 |
1.4.1 玄武岩纤维混凝土应用概况 | 第18页 |
1.4.2 玄武岩纤维混凝土研究前景 | 第18-19页 |
1.5 混凝土和纤维混凝土疲劳试验研究现状 | 第19-23页 |
1.5.1 混凝土疲劳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9-22页 |
1.5.2 纤维混凝土疲劳研究现状 | 第22-23页 |
1.6 玄武岩纤维混凝土研究现状 | 第23-25页 |
1.6.1 玄武岩纤维混凝土静载研究现状 | 第23-24页 |
1.6.2 玄武岩纤维混凝土疲劳研究现状 | 第24-25页 |
1.7 选题依据和意义 | 第25-26页 |
1.8 本文的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| 第26-28页 |
1.8.1 本文研究内容 | 第26页 |
1.8.2 本文研究创新点 | 第26-28页 |
第二章 试验概况及静力加载试验 | 第28-38页 |
2.1 引言 | 第28页 |
2.2 试验概况 | 第28-30页 |
2.2.1 试验材料 | 第28-29页 |
2.2.2 试件的制备与养护 | 第29-30页 |
2.3 静载试验方法 | 第30-32页 |
2.4 静载试验结果及分析 | 第32-35页 |
2.4.1 静载试验结果 | 第32-33页 |
2.4.2 静载试验结果分析 | 第33-34页 |
2.4.3 破坏形态 | 第34-35页 |
2.5 本章小结 | 第35-38页 |
第三章 疲劳试验结果及寿命统计分析 | 第38-66页 |
3.1 引言 | 第38页 |
3.2 疲劳试验概况 | 第38-41页 |
3.2.1 试件状况 | 第38-39页 |
3.2.2 试验装置 | 第39-40页 |
3.2.3 试验参数确定 | 第40-41页 |
3.2.4 试验操作过程 | 第41页 |
3.2.5 实验中注意事项 | 第41页 |
3.3 疲劳试验结果 | 第41-44页 |
3.4 疲劳寿命结果统计分析 | 第44-64页 |
3.4.1 Weibull分布理论的引入 | 第44页 |
3.4.2 两参数Weibull分布 | 第44-51页 |
3.4.3 三参数参数Weibull分布 | 第51-56页 |
3.4.4 两参数和三参数Weibull分布给定存活率下对应疲劳寿命对比 | 第56-58页 |
3.4.5 考虑失效概率F的疲劳寿命 | 第58-64页 |
3.5 本章小结 | 第64-66页 |
第四章 基于最大应变的玄武岩纤维混凝土疲劳累积损伤探究 | 第66-76页 |
4.1 引言 | 第66页 |
4.2 Miner线性累积损伤理论 | 第66-67页 |
4.3 玄武岩纤维混凝土的D-ε曲线 | 第67-70页 |
4.4 素混凝土的P-D-ε曲线 | 第70-74页 |
4.4.1 分布函数 | 第70-71页 |
4.4.2 素混凝土疲劳应变的概率分布 | 第71-73页 |
4.4.3 P-D-ε曲线 | 第73-74页 |
4.5 本章小结 | 第74-76页 |
第五章 玄武岩纤维混凝土的弹性模量衰减规律探究 | 第76-88页 |
5.1 引言 | 第76页 |
5.2 静载作用下的应力-应变 | 第76-78页 |
5.3 疲劳作用下的应变 | 第78-80页 |
5.4 疲劳作用下的弹性模量衰减规律 | 第80-86页 |
5.4.1 基本假设 | 第80页 |
5.4.2 疲劳弹性模量衰减曲线 | 第80-85页 |
5.4.3 循环应力应变曲线 | 第85-86页 |
5.5 本章小结 | 第86-88页 |
第六章 玄武岩纤维混凝土的最大循环挠度发展规律 | 第88-96页 |
6.1 引言 | 第88页 |
6.2 静载作用下挠度-荷载曲线 | 第88-89页 |
6.3 疲劳循环荷载作用下挠度发展曲线 | 第89-93页 |
6.3.1 挠度-循环次数曲线 | 第89-91页 |
6.3.2 不同体积掺量对应的挠跨比-循环比曲线 | 第91-92页 |
6.3.3 不同应力水平对应的挠跨比-循环比曲线 | 第92-93页 |
6.4 本章小结 | 第93-96页 |
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96-100页 |
7.1 论文研究的主要结论 | 第96-97页 |
7.2 展望 | 第97-100页 |
7.2.1 对玄武岩纤维混凝土弯曲疲劳试验研究的几点建议 | 第97-98页 |
7.2.2 对玄武岩纤维混凝土研究展望 | 第98-100页 |
致谢 | 第100-10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02-106页 |
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10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