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株芘高效降解菌的筛选及其降解途径研究
摘要 | 第5-7页 |
Abstract | 第7-8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2-23页 |
1.1 PAHs的来源、性质与危害 | 第12-16页 |
1.1.1 PAHs的来源 | 第12-13页 |
1.1.2 PAHs的性质 | 第13-15页 |
1.1.3 PAHs的危害 | 第15-16页 |
1.2 PAHs微生物降解研究进展 | 第16-21页 |
1.2.1 PAHs降解菌的筛选 | 第16-18页 |
1.2.2 PAHs微生物降解的影响因素 | 第18-19页 |
1.2.3 PAHs微生物降解机理 | 第19-20页 |
1.2.4 PAHs微生物降解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| 第20-21页 |
1.3 研究意义、内容及技术路线 | 第21-23页 |
1.3.1 研究意义 | 第21页 |
1.3.2 研究内容 | 第21-22页 |
1.3.3 研究技术路线 | 第22-23页 |
第二章 芘高效降解菌的筛选 | 第23-38页 |
2.1 实验材料 | 第23-25页 |
2.1.1 样品来源 | 第23页 |
2.1.2 主要器皿及仪器 | 第23-24页 |
2.1.3 主要试剂 | 第24页 |
2.1.4 培养基及溶液的配制 | 第24-25页 |
2.2 实验方法 | 第25-29页 |
2.2.1 降解菌的驯化与筛选 | 第25页 |
2.2.2 纯菌株降解能力的检验 | 第25-26页 |
2.2.3 菌种鉴定及系统发育树的构建 | 第26-28页 |
2.2.4 降解菌对芘降解效果的对比 | 第28页 |
2.2.5 芘的分析方法及降解率的计算 | 第28-29页 |
2.2.6 扫描电镜(SEM)观察 | 第29页 |
2.3 实验结果与分析 | 第29-37页 |
2.3.1 不同菌源降解菌株的筛选 | 第29-30页 |
2.3.2 筛选菌株的鉴定 | 第30-34页 |
2.3.3 降解菌对芘降解效果的比较 | 第34-35页 |
2.3.4 菌株CP13 的形态观察及其保藏 | 第35-37页 |
2.4 本章小结 | 第37-38页 |
第三章 环境条件对CP13 降解效果的影响 | 第38-47页 |
3.1 实验材料 | 第38-39页 |
3.1.1 主要器皿及仪器 | 第38页 |
3.1.2 主要试剂 | 第38-39页 |
3.1.3 培养基及溶液的配制 | 第39页 |
3.2 实验方法 | 第39-40页 |
3.2.1 菌株CP13 的芘降解曲线测定 | 第39页 |
3.2.2 环境条件对CP13 降解效果的影响 | 第39-40页 |
3.2.3 芘的测定 | 第40页 |
3.3 实验结果与分析 | 第40-45页 |
3.3.1 菌株CP13 的芘降解曲线 | 第40-41页 |
3.3.2 环境条件对CP13 降解效果的影响 | 第41-45页 |
3.4 本章小结 | 第45-47页 |
第四章 芘降解途径的研究 | 第47-67页 |
4.1 实验材料 | 第47-48页 |
4.1.1 主要器皿及仪器 | 第47-48页 |
4.1.2 主要试剂 | 第48页 |
4.1.3 溶液的配制 | 第48页 |
4.2 实验方法 | 第48-55页 |
4.2.1 芘中间产物的提取 | 第48-49页 |
4.2.2 芘中间产物的分析 | 第49页 |
4.2.3 降解过程中相关蛋白质的分析 | 第49-55页 |
4.3 实验结果与分析 | 第55-65页 |
4.3.1 芘降解过程中代谢产物的GC-MS分析 | 第55-60页 |
4.3.2 芘降解过程中蛋白质的鉴定 | 第60-64页 |
4.3.3 菌株CP13 降解芘的途径推导 | 第64-65页 |
4.4 本章小结 | 第65-67页 |
结论与展望 | 第67-6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9-79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| 第79-80页 |
致谢 | 第80-81页 |
附件 | 第8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