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9页 |
abstract | 第9-12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9-35页 |
1.1 研究背景 | 第19-23页 |
1.2 研究意义 | 第23-25页 |
1.2.1 理论意义 | 第23-24页 |
1.2.2 现实意义 | 第24-25页 |
1.3 相关概念界定 | 第25-29页 |
1.3.1 董事联结关系 | 第25-26页 |
1.3.2 研发投资强度 | 第26页 |
1.3.3 模仿研发绩效 | 第26页 |
1.3.4 环境不确定性 | 第26-27页 |
1.3.5 董事联结强度 | 第27页 |
1.3.6 网络中心度 | 第27-28页 |
1.3.7 模仿同构压力 | 第28-29页 |
1.4 研究方法 | 第29-30页 |
1.5 研究内容 | 第30-32页 |
1.6 研究创新点 | 第32-35页 |
第2章 文献综述 | 第35-57页 |
2.1 董事联结关系的相关文献 | 第35-40页 |
2.1.1 董事联结关系的内涵 | 第35-36页 |
2.1.2 董事联结关系的测度 | 第36-38页 |
2.1.3 董事联结关系的作用 | 第38-40页 |
2.2 企业研发投资相关文献 | 第40-46页 |
2.2.1 企业研发投资内涵 | 第40-41页 |
2.2.2 企业研发投资的测度 | 第41-42页 |
2.2.3 企业研发投资的影响因素 | 第42-46页 |
2.3 组织间模仿相关文献 | 第46-54页 |
2.3.1 组织间模仿的动因 | 第47-49页 |
2.3.2 组织间模仿的渠道 | 第49-51页 |
2.3.3 组织间模仿绩效 | 第51-52页 |
2.3.4 董事联结关系中的组织间模仿 | 第52-54页 |
2.4 本章小结 | 第54-57页 |
第3章 理论分析 | 第57-81页 |
3.1 社会网络理论 | 第57-63页 |
3.1.1 理论的起源与演进 | 第57-58页 |
3.1.2 理论的核心思想和观点 | 第58-59页 |
3.1.3 理论的实际应用及与本研究的关系 | 第59-63页 |
3.2 组织制度理论 | 第63-70页 |
3.2.1 理论的起源与演进 | 第63-66页 |
3.2.2 理论的核心思想和观点 | 第66-68页 |
3.2.3 理论的实际应用及与本研究的关系 | 第68-70页 |
3.3 组织学习理论 | 第70-78页 |
3.3.1 理论的起源与演进 | 第70-73页 |
3.3.2 理论的核心思想与观点 | 第73-76页 |
3.3.3 理论的实际应用及与本研究的关系 | 第76-78页 |
3.4 本章小结 | 第78-81页 |
第4章 基于董事联结关系的企业研发投资强度模仿实证分析 | 第81-141页 |
4.1 研究假设的提出 | 第81-88页 |
4.1.1 企业研发投资强度的组织间模仿 | 第81-82页 |
4.1.2 环境不确定性对企业研发投资强度组织间模仿的影响 | 第82-84页 |
4.1.3 董事联结网络中心度对企业研发投资强度组织间模仿的影响 | 第84页 |
4.1.4 董事联结强度对企业研发投资强度组织间模仿的影响 | 第84-86页 |
4.1.5 模仿同构压力对企业研发投资强度组织间模仿的影响 | 第86-88页 |
4.2 研究设计 | 第88-98页 |
4.2.1 样本选择和数据来源 | 第88-89页 |
4.2.2 变量选取及操作性定义 | 第89-94页 |
4.2.3 计量模型构建 | 第94-98页 |
4.3 实证结果分析 | 第98-129页 |
4.3.1 描述性统计分析 | 第98-100页 |
4.3.2 相关性检验 | 第100-104页 |
4.3.3 全样本回归结果分析 | 第104-109页 |
4.3.4 分样本回归结果分析 | 第109-129页 |
4.4 稳健性检验 | 第129-136页 |
4.5 本章小结 | 第136-141页 |
第5章 基于董事联结关系的企业模仿研发绩效实证分析 | 第141-197页 |
5.1 研究假设的提出 | 第141-147页 |
5.1.1 模仿研发对企业绩效影响 | 第141-142页 |
5.1.2 环境不确定性对模仿研发与企业绩效间关系的影响 | 第142-143页 |
5.1.3 网络中心度对模仿研发与企业绩效间关系的影响 | 第143-144页 |
5.1.4 董事联结关系强度对模仿研发与企业绩效间关系的影响 | 第144-145页 |
5.1.5 模仿同构压力对模仿研发与企业绩效间关系的影响 | 第145-147页 |
5.2 研究设计 | 第147-157页 |
5.2.1 样本选择和数据来源 | 第147-148页 |
5.2.2 变量选取及操作性定义 | 第148-153页 |
5.2.3 计量模型构建 | 第153-157页 |
5.3 实证结果分析 | 第157-188页 |
5.3.1 描述性统计分析 | 第157-159页 |
5.3.2 相关性检验 | 第159-163页 |
5.3.3 全样本回归结果分析 | 第163-168页 |
5.3.4 分样本回归结果分析 | 第168-188页 |
5.4 稳健性检验 | 第188-192页 |
5.5 本章小结 | 第192-197页 |
第6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| 第197-205页 |
6.1 主要结论 | 第197-200页 |
6.2 政策建议 | 第200-202页 |
6.3 研究展望 | 第202-20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205-240页 |
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| 第240-241页 |
致谢 | 第241-24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