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政治、法律论文--法律论文--中国法律论文--民法论文

救助行为人权益保障的民法规范解释

摘要第4-5页
Abstract第5页
引言第8-10页
    一、写作背景第8页
    二、研究目的与意义第8-9页
    三、研究方法第9-10页
第一章 问题的提出第10-18页
    一、“好人难做”与“见死不救”引发的道德危机第10-13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风波的起点:彭宇案第10-11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小悦悦事件与河南女子遭二次碾压事件第11-12页
        (三)悲剧背后的道德危机思考第12-13页
    二、危机背后:救助行为人的再出场第13-16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救助行为人的界定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救助行为性质及救助过程分析第14-16页
    三、危机本质问题:我国救助行为人权益保障现状与问题第16-18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以《民法总则》为核心的救助者权益保障体系第16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当下救助行为人规范存在的核心问题及解决思路第16-18页
第二章 救助行为人权益保障的纵向历史解释进路第18-24页
    一、我国救助行为人保护规范的纵向考察第18-20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商周至秦汉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唐宋至明清第19-20页
    二、我国救助义务与见危不救责任的纵向考察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秦汉时期第20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唐宋至明清第20-21页
    三、对解释我国当下救助行为人规范体系的启示第21-24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以救助者权益保障为核心的解释观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设置救助义务的制度空间第22-24页
第三章 救助行为人权益保障的横向比较解释进路第24-32页
    一、英美法系好撒玛利亚人法视野下的救助者第24-26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英美法系好撒玛利亚人法对救助者的保护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英美法系好撒玛利亚人法的救助义务第25-26页
    二、大陆法系好人法视野下的救助者第26-29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大陆法系好人法对救助者的保护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大陆法系好人法的救助义务第28-29页
    三、对解释我国救助行为人规范体系的有益经验第29-32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核心解释观的选择第29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对救助者保护及救助义务的思考第29-32页
第四章 救助行为人权益保障的规范解释进路第32-41页
    一、《民法总则》中救助行为人特别请求权的规范解释第32-35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救助行为人特别请求权的性质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救助行为人特别请求权的适用要件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(三)救助行为人特别请求权的具体规则第34-35页
    二、《民法总则》中救助行为人豁免的规范解释第35-37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救助行为人豁免的适用要件第35-37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救助行为人豁免的法律效果第37页
    三、民法中救助义务的规范解释第37-39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救助义务的理论基础第37-38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一般救助义务与特殊救助义务的选择第38-39页
    四、总结:“一核双向三元”式救助者权益保障规范体系第39-41页
结语:“一核双向三元”式救助者权益保障规范体系的运用第41-44页
参考文献第44-47页
致谢第47页

论文共47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论设立交通肇事逃逸罪
下一篇:个人信息侵权责任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