论设立交通肇事逃逸罪
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页 |
引言 | 第8-11页 |
一、选题目的 | 第8-9页 |
二、选题意义 | 第9页 |
三、研究方法 | 第9-11页 |
第一章 交通肇事逃逸行为的概述 | 第11-18页 |
一、交通肇事逃逸行为的概念 | 第11-13页 |
(一)文义解释 | 第11页 |
(二)学理解释 | 第11-13页 |
二、“逃逸”行为作为交通肇事犯罪情节之演变 | 第13-16页 |
(一)行政法下的“逃逸”行为 | 第13-15页 |
(二)刑法下的“逃逸”行为 | 第15页 |
(三)司法解释下的“逃逸”行为 | 第15-16页 |
三、作为犯罪情节的“逃逸”行为的类型 | 第16-18页 |
第二章 交通肇事逃罪设立之必要性 | 第18-25页 |
一、现行刑法对“逃逸”行为规制之不足 | 第18-22页 |
(一)交通肇事后逃逸现象实证分析 | 第18-20页 |
(二)刑法介入之滞后性 | 第20-22页 |
二、交通肇事逃逸罪设立之现实需求 | 第22-25页 |
(一)现代交通业发展的需要 | 第22-23页 |
(二)节约社会资源 | 第23-24页 |
(三)维护被害人利益 | 第24-25页 |
第三章 交通肇事逃逸罪犯罪构成及犯罪形态 | 第25-34页 |
一、交通肇事逃逸罪的构成要件 | 第25-31页 |
(一)客体要件 | 第25-26页 |
(二)客观方面 | 第26-29页 |
(三)主体要件 | 第29-30页 |
(四)主观方面 | 第30-31页 |
二、交通肇事逃逸罪的犯罪形态 | 第31-34页 |
(一)既遂标准 | 第31-32页 |
(二)罪数形态 | 第32-34页 |
第四章 交通肇事逃逸罪的刑法设立 | 第34-37页 |
一、罪状之表述 | 第34页 |
二、法定刑之设定 | 第34-37页 |
结语 | 第37-3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38-42页 |
致谢 | 第42页 |